柿木皮

【中药材】0人已阅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

拼音注音 Shì Mù Pí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柿科植物树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功能主治

治下血及汤火伤。

复方

①治下血不止:柿木皮,暴干更焙,筛末。米饮和二钱匕服之。(《本草图经》)

②治汤火疮:柿木皮,烧灰,油调敷。(《纲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柿木皮

拼音注音 Shì Mù Pí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原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性味

涩;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主下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5-6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黄【发散风寒药】
  • 荆芥【发散风寒药】
  • 防风【发散风寒药】
  • 葱须【发散风寒药】
  •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药】
  • 标签: 柿木皮 中药材

    咬字典百科 » 柿木皮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柳絮
    下一篇 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