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石楠

【中药材】0人已阅

《中药大辞典》:小叶石楠

拼音注音 Xiǎo Yè Shí Nán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秋、冬采挖。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灌丛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原形态

小叶石楠,又名:牛筋木、牛李子、山红子、棒头果、棒梨子。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草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8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带腺锐锯齿,上面初有毛,后脱落,下面无毛,侧脉4~6对;叶柄长1~2毫米。伞形花序生于侧枝顶端,有花2~9朵,无总花梗;花梗长1~3.5厘米,有疣点;花白色,径1~1.5厘米;萼筒杯状,裂片5,卵形;花瓣5,圆形。梨果椭圆形或卵形,直径5~7毫米,橘红色或紫色。

性味

苦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行血活血,止痛。治牙痛,黄疸,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两。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叶石楠

拼音注音 Xiǎo Yè Shí Nán 英文名 Root of Littleleaf Photinia 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parvifolia (Pritz.)Schneid.[Pourthiaea parvifolia Pritz.]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低山丘陵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小叶石楠 落叶灌木,高1-3m,枝纤细,小枝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mm,无毛;叶片草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8cm,宽1-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具腺尖锐锯齿,上面初有毛,后脱落,下面无毛。花两性;有花2-9朵,成伞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无总花梗;花梗长1-2.5cm,无毛,有疣点;花白色,直径5-15mm;萼筒杯状,无毛;萼片5,卵形,外面无毛,内面疏生柔毛;花瓣5,白色,圆形。梨果椭圆形或卵形,直径5-7mm,橘红色,无毛,有直立宿存萼片裂片,内含2-3卵形种子。花期4-5月,果期7-8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苦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牙痛;黄疸;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

摘录 《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黄【发散风寒药】
  • 荆芥【发散风寒药】
  • 防风【发散风寒药】
  • 葱须【发散风寒药】
  •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药】
  • 标签: 小叶石楠 中药材

    咬字典百科 » 小叶石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小叶爬岩香
    下一篇 小叶密花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