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30字,清明节的由来

【知识】0人已阅

清明节就中国的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来历30字又是怎么介绍的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诗人韦庄这首《长安淸明》诗,对清明习俗作了生动的描述。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淸明。”每年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一日为淸明节(准确的时间原是当天的17时18分>。《岁时百问》说:“方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古代劳动人民以它安排农事活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
清明节的来历30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淸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应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
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它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表现。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扫墓,是我国民间极盛行的一种风俗。
清明节扫墓始于汉代,在这以前祭祀活动一般是在宗庙里举行的。宗庙的形式同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宫室相仿,因而也有宫、室、寝、庙之称。宗庙中被祭的祖先称为神主,用木头做成一个牌位来代表,保存在石盒中,称为为“宗柘”。祭祀的主要仪式是把写有六谷名称的小旗插在装有祭馔的器皿上,然后奉告祖先说:已经献上丰洁的粢盛。其次是行裸礼,主祭人把盛在酒器中的一种用郁金香萆与黑黍混合制成的香酒洒在地上,并将肢解的牛、羊、猪的牲体及血腥供奉于神主座前。这些仪式都象征着将祭祀人的虔敬之心传达给了祖先。祭仪之后一般还要办酢席,魂是祭祀人与助祭的亲友、宾客一起宴饮。祭祀时所用的器具、摆设,祭者的艰饰,仪仗与祭祀的程序等等,都依主祭人的身份等级与祭祀名目的不同而各有详细、严格的规定。到汉代逐渐有了扫墓之俗。
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汉代承袭,相沿至唐,才普及于民间,据《晋书•礼志》记载:“古无墓祭之礼,汉承奉皆有园凌”。但当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淸明时节进行。《汉书.光武纪》记载“建武十年八月有事于十一陵”,就是一个例子。隋唐时期,在寒食节扫墓的风气已经十分普遍。但直到唐玄宗时,官方才正式承认其合法地位。《旧唐书》登录了开元二十年的皇帝诏令,说,寒食上墓,礼无经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士俗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淸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

标签: 文化

咬字典百科 » 清明节的来历30字,清明节的由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