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司马迁和《史记》的创作 创作动因: 司马迁是汉代武帝时的史官。
2、司马迁创作史记,基于两方面的动因,除了继承世代著史的家学渊源外,他的著述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这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说:“先父曾经说过,‘自从周公死后五百年而诞生了孔子。
4、孔子死后至今也有五百年了,应该是到了有人能继承圣明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探求《诗经》、《尚书》、《仪礼》、《乐经》的本原的时候了。
5、’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我怎么敢推辞呢?”怀着继承父业的壮志,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创作《史记》作了充分的准备。
6、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司马迁东游会稽、禹穴、姑苏、泰山;南历江淮、庐山、沅湘、九疑、邛、笮、昆明;西至空峒、巴蜀以南;北经龙门,长城内外等地。
7、足迹遍及黄河,长江合粤江流域。
8、通过游历,司马迁实地考察了秦汉之际大小战役的地理环境,采访了许多不见于史册的遗闻轶事,熟悉了各地的风俗民情和经济状况,开阔了胸襟,丰富了知识,为著述《史记》奠定了基础。
9、在司马迁着手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因为李陵案,他遭遇了令他蒙羞终身的腐刑,这严重摧毁了司马迁的精神信念。
10、这时,他从历史上的显要和英雄人物那里寻求精神力量,继续著述。
11、《报任安书》表明了他忍辱苟活发愤著书的苦衷: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1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际,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记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1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16、仆诚已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
17、 |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俗又不与能死节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 创作思想 ]“究天人之际”:即探求在社会历史当中人的作用,司马迁充分肯定人的历史功用,把人作为表现的中心,因此独创了纪传体。
18、他笔下的“人”,实际上是指人类,即包括帝王将相,贵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谋士,说客,游侠,刺客,商贾,倡优,医生,卜者,还有下层人民和农民起义的领袖,这远远超过了前代史家的笔触范围。
19、 ]“通古今之变”:《史记》以务实精神反映各种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观点“不与古人同是非”,并不完全着眼于道德上的是与非。
20、因此在赞扬伟大人格的同时又强调人的物欲推动历史进程。
21、 ]“成一家之言”:《史记》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22、他继承了先秦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不为尊者讳,敢于批判社会现实,指斥最高统治者的暴虐,贪婪,劳民伤财和迷信求仙。
23、 (二)《史记》的艺术成就概说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4、《史记》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5、其内容是历史,其表述形式则是最美的散文。
26、 作为一部富有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史记》气象恢宏、思想深刻、体例新颖。
27、下列两表,予以说明: 作为一部有特色的文学著作,《史记》在思想倾向、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表达三方面都堪为典范。
28、 第一,思想倾向反映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持的态度。
29、《史记》写人叙事寓褒贬,别善恶,爱憎分明。
30、司马迁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敢于对当朝帝王持批判态度,敢于肯定起义的农民领袖,歌颂下层人物的高尚人格。
31、 第二,在语言表达上,《史记》使用汉代通行的语言,语汇丰富,用词准确,朴素洗练。
32、他善于通过对话去表现人物的独特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
33、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流露出陈涉的伟大抱负。
34、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记》也体现出了丰富多样,角度新颖,技巧独到的特色。
35、 首先,《史记》树立了包括帝王将相、贵戚富商、文人隐士、游侠刺客、医卜星相、皂隶倡优在内的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
36、司马迁精心收集并选用了历史材料,突出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使这些历史人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形象,长存在文学的艺术殿堂。
37、例如西楚霸王项羽,侠士荆轲,飞将军李广,谋士张良,文化巨人孔子,骚人屈原,都是塑造得极成功的文学人物。
38、 其次,《史记》善于选取刻画人物的角度。
39、例如:项羽本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司马迁一方面突出他的英雄本色,另一方面从他失败的原因着手。
40、项羽的英雄本色通过几个重大的事件来体现:杀宋义救赵,胆略超群;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东城快战,以少胜多,横扫千军。
41、项羽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矜功伐”,自夸自负,恃功贪名。
42、项羽少时要学可以敌万人的兵法,见到秦始皇要“取而代也”,火烧咸阳后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兵败后认为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不东渡,无一不说明他的沽名钓誉。
43、 其三,《史记》采用了一整套刻画人物的技巧。
44、包括:对比映衬,如廉颇和蔺相如的对比;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荆轲刺秦;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如同样面对秦始皇巡游,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是没落贵族的语言,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是要求政权的平民的语言;以大场面夹杂小故事,以大场面展示人物的全貌,以小故事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如垓下之围和慷慨悲歌,一大一小,同时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和儿女气;互见法,本传中介绍人物主要事迹,在别传里侧面介绍该人物的其他事迹,这样使人物的主要事迹详细集中。
45、比如,《高祖本纪》刻画的刘邦是正面的开国英雄,《项羽本纪》却展示了刘邦的冷酷与自私。
46、 总之,《史记》塑造的文学形象历经千古而不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7、正如明代茅坤所说:“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转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
以上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相关内容。
咬字典百科 »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概括(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