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行千里2022-10-07 19:02:14
中药材“独行千里”。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性味:苦、涩,平。有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根: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不舒,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特别是痉挛性疼痛),闭经;外用治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叶:外用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根:0.5~1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调水涂患处。 叶:鲜品捣烂外敷。备注:(……...
查看详情 >> -
火焰子2022-10-07 19:04:31
中药材“火焰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低山至中山的山坡灌丛或林下湿地。分布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近圆柱形,长约3.5厘米,常2个并生,外皮黑褐色,生少数须根。茎长达1.5米,分枝,无毛或近无毛。叶互生,五角形,长5.8~10厘米,宽8~……...
查看详情 >> -
江珧柱2022-10-07 19:06:53
中药材“江珧柱”。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出处:《本草从新》。生境分布:生活于浅海泥沙底。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原形态:栉江珧(《宛委录》),又名:珧(《尔雅》),玉珧(《尔雅》郭璞注)。 贝壳2片,大型,长可达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顶尖细,位于壳之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弯;腹缘前半部较直,至后半部逐渐突出。后……...
查看详情 >> -
檵花2022-10-07 19:09:08
中药材“檵花”。别名:纸末花,鸡寄(《植物名实图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间草药》),土墙花(《湖南药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矮林间。分布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原形态:檵花,又名:檵木、山漆柴、铁树子、闪目木、刀烟木、锯木条、杨甬树、桎木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
查看详情 >> -
桑沥2022-10-07 19:11:14
中药材“桑沥”。别名:桑油(《万氏家抄方》)。出处:《纲目》。功能主治:《纲目》:...
查看详情 >> -
杧果树皮2022-10-07 19:13:34
中药材“杧果树皮”。出处:《岭南采药录》。化学成分:树皮含杧果甙、高杧果甙、鞣质9.33%。 忙果的树脂含三萜化台物很多,中有齐墩果醛、齐墩果醇、杧果酮酸、异杧果醇酸、羟基杧果醇酸、羟基杧果酮酸、杧果醇酸、14甲基杧果醇醛、4甲基24甲烯基双氢杧果二醇、一种双三萜烯成分、古柯二醇、达玛烯二醇、阿波酮酸、环木波萝醇乙酸酯、香树脂醇乙酸酯、蛇麻脂醇乙酸酯等。 杧……...
查看详情 >> -
接骨丹2022-10-07 19:15:50
中药材“接骨丹”。别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水边或村旁。分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鞘柄木,又名椴叶叨里木。 落叶小乔木,高2~4米。树皮暗褐色,有椭圆形皮孔;小枝具环形叶痕。单叶互生,宽卵形,长12~16厘米,宽8~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裂及粗齿,形……...
查看详情 >> -
岩乌头2022-10-07 19:18:06
中药材“岩乌头”。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300m的山谷崖石上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原形态:财乌头,多年生草本,高4065cm。块根倒圆锥形,长2.33.6cm,直径911mm,或近圆柱形,长约7cm,直径约5mm。茎直立,无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查看详情 >> -
小米草2022-10-07 19:20:21
中药材“小米草”。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野草丛中。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散生白色微卷毛,混杂有少数腺毛。叶对生,倒卵形至长圆状菱形,先端钝,基部楔形,每边具2~4个钝或尖头齿,密被短腺毛。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苞片叶状;花冠2唇形,淡黄白色,上唇2裂,下唇3裂,先端稍有凹缺。……...
查看详情 >> -
天脚板果2022-10-07 19:22:35
中药材“天脚板果”。出处:《峨嵋药植》。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