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藤2022-10-07 18:45:49
中药材“荔枝藤”。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干燥地方或灌木丛中,攀援树上。分布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分枝藤本,无毛。长达2米。羽状复叶,小叶通常11~17,稀有5~9,近革质,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阔楔形,常偏斜,先端渐尖钝,两面均……...
查看详情 >> -
芜菁2022-10-07 18:48:11
中药材“芜菁”。别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出处:《别录》。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态:二年生草本,……...
查看详情 >> -
羊屎木2022-10-07 18:50:33
中药材“羊屎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无毛。叶对生;矩圆形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7~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而锐,基部长楔尖,全缘或近上半部有极疏的小齿;纸质;叶柄长1.5~2.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短于叶柄.小花排列紧密;花冠白色或绿白色;小苞片卵状矩圆形或卵状三角形;花……...
查看详情 >> -
红丹参2022-10-07 18:53:02
中药材“红丹参”。别名:紫丹参、大木帮、红秦艽、松林丹参、马蹄叶红仙茅。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50330m的林内、灌丛中草地或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橙色鼠尾草,多年生草本,高640cm。根粗壮,圆柱形。茎钝四棱形,具4槽,密被细长而具节的黄褐色柔毛。叶大多数基生,间有12对茎生;基生叶较大,簇生;叶柄长24cm,扁……...
查看详情 >> -
突厥雀2022-10-07 18:55:22
中药材“突厥雀”。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繁殖于新疆、甘肃、内蒙古一带;冬季见于东北地区南部及河北、山东等地。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嘴蓝灰色。虹膜暗褐。头顶前部、眉纹及头侧纯黄色;头顶后部及后颈棕灰;颈侧灰色;喉和后颈基处两侧的块斑均锈红色。上体砂棕色,满杂以黑色横斑;肩羽与背相同,但其先端在黑……...
查看详情 >> -
盐麸叶2022-10-07 18:57:45
中药材“盐麸叶”。出处:《开宝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狗齿2022-10-07 19:02:21
中药材“狗齿”。出处:《别录》。化学成分:含水分10.97~11.89%,钙25.99~27.60%,镁0.73~0.78%,氯0.17~0.19%,钾0.15%,钠0.94~1.05%,磷酸根38.94~39.21%,碳酸根4.50%。氟最高含量可达0.3%,最低仅0.022%。牙齿所含成分,因其种类(如门齿、臼齿等)、部位(如外层、内层等)之不同,而有差……...
查看详情 >> -
滑叶跌打2022-10-07 19:04:38
中药材“滑叶跌打”。别名:青树跌打、止血树。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用于消化道出血,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0.3~1钱,研粉,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别名:假鹊肾树皮、青树跌打、止血树皮、清水跌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生于中海拔的山地密林和灌丛中,以及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乔木,高5……...
查看详情 >> -
沙柳2022-10-07 19:07:00
中药材“沙柳”。别名:筐柳、降马[藏名]。生境分布: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解表祛风。主治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慢性风湿。用法用量:1~3钱。别名:降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境分布:生于河谷溪边湿地。分布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小枝……...
查看详情 >> -
止血丹2022-10-07 19:09:15
中药材“止血丹”。生境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散毒,行血。外用治蛇咬伤。用法用量:捣烂敷伤口周围。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约30厘米。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长,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无柄。头状花数枚顿生;总苞钟形;苞片1列,近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