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芋2022-10-07 18:43:24
中药材“蕉芋”。别名:姜芋、芭蕉芋、蕉藕、蕉芽、芭蕉芽、香珠。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常见栽培。原产美洲。原形态:蕉芋,多年生草本,高达3m。具块状根茎。茎紫色,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短;叶鞘边缘紫色;叶片长圆形,长3070m,宽2025cm,表面绿色,边缘或背面紫色;有羽状的平行脉,中脉明显。总状花序疏散,单一或分叉;花单生或2朵簇生,小苞片卵形,长约8mm,……...
查看详情 >> -
荠菜子2022-10-07 18:45:50
中药材“荠菜子”。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性状:干燥的种子细小,长约0.8毫米,棕褐色,以放大镜观察,呈扁长形,一端钝圆,一端略狭而有白色种脐,两面有长环形的沟,形成中央长形隆起。化学成分:果实的绿色果皮中含香叶木甙。种子含脂肪油22.5……...
查看详情 >> -
芦叶2022-10-07 18:48:13
中药材“芦叶”。别名:芦箬(《本经逢原》)。出处:《唐本草》。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戊聚糖15.21~10.55%,木质素42.01~50.79%,灰分11.33~10.67%,水分10.00~6.67%。尚含抗坏血酸0.2%。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羊屎条花2022-10-07 18:50:35
中药材“羊屎条花”。原形态:烟管荚蒾 常绿灌木,高达2m。幼枝密被灰褐色星状毛,老枝棕褐色,冬芽无鳞片。叶对生;吉柄长510mm;叶革质,叶片椭圆状卵形至儿状长圆形,长27cm,宽0.83.5cm,先端圆至稍钝,基部圆形,全缘,边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而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毡毛,具56对下面隆起的侧脉。聚伞花序直径57cm,有星状毛;总花梗粗壮,长13cm……...
查看详情 >> -
红地榆2022-10-07 18:53:04
中药材“红地榆”。生境分布:四川。性味: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主治红白痢疾,白带。用法用量:1~2两。别名:长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600m的荒地、山坡草地、林缘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
查看详情 >> -
穗花蛇菰2022-10-07 18:55:24
中药材“穗花蛇菰”。别名:地荔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的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草本,高818cm。根茎红色至棕红色,分枝或不分枝,分枝时呈倒卵形,不分枝时呈不规则球形,长3.55cm,直径2.53cm,表面密被颗粒状粗疣瘤,并有明显淡红色或淡黄色星芒状皮孔,顶端的裂鞘46……...
查看详情 >> -
盐麸子2022-10-07 18:57:47
中药材“盐麸子”。别名:叛奴盐(《开宝本草》),盐肤子、盐梅子、盐梂子(《纲目》),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假五味子、油盐果(《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开宝本草》。生境分布:为我国中南和西南常见的野生阳性树。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盐肤木(《正字通》),……...
查看详情 >> -
番红花2022-10-07 19:00:04
中药材“番红花”。别名:西红花、藏红花。生境分布: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0.5~10cm,外被褐色膜质鳞叶。自鳞茎生出2~14株丛,每丛有叶2~13片,基部为3~5片广阔鳞片乌黑叶线形,长15~35cm,宽2~4mm,边缘反卷,具细毛。花顶生;花被片6,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雄蕊3,花药基……...
查看详情 >> -
独叶一枝花2022-10-07 19:02:22
中药材“独叶一枝花”。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贵州草药》)。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向阳斜坡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原形态:扇唇舌喙兰,又名:无柄一叶兰。 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至长圆形。茎直立,高14~19厘米;基部仅有1叶,抱茎,叶片广心脏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点。花茎中部有2鳞片,卵状……...
查看详情 >> -
滚山虫2022-10-07 19:04:39
中药材“滚山虫”。别名:滚山珠、地罗汉。性味:咸,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接骨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用法用量:0.5~1钱,研粉,复位固定后,将药粉放在糯米饭内或用酒送服,每3日服1次。别名:滚山珠、地罗汉(《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多栖于山坡潮湿的枯枝腐叶下及山沟石下。分布云南。原形态:体呈扁长圆柱形,长2~3厘米,宽1~……...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