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橘核2022-10-07 18:36:20

    中药材“金橘核”。别名:金橘子(《闽东本草》)。出处:《本草再新》。归经:入肝、肺二经。性味:味酸辛,性平,无毒。功能主治: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复方:治睾丸垂大:金橘子二钱,碧朴草三钱,炖白酒,日服二次。(《闽东本草》)。别名:金橘子。出处:出自《本草再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1.浙江、江西、福建、台……...

    查看详情 >>
  • 辣蓼草2022-10-07 18:38:38

    中药材“辣蓼草”。出处:《江苏植药志》。生境分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托鞘膜质,筒状。圆锥……...

    查看详情 >>
  • 螳螂2022-10-07 18:41:00

    中药材“螳螂”。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石螂(《尔雅》郭填注),屹肬(《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蟷螂(《纲目》),斫父、斫郎(《说文解字注》)。出处:《别录》。原形态:①大刀螂 体形较大,呈黄褐色或绿色,长约7厘米。头部三角形。前胸背板、肩部较发达。后……...

    查看详情 >>
  • 蔓胡颓子根2022-10-07 18:43:25

    中药材“蔓胡颓子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贵州草药》:...

    查看详情 >>
  • 荔枝壳2022-10-07 18:45:52

    中药材“荔枝壳”。出处:《本草蒙筌》。性状: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化学成分:含多酚氧化酶。功能主治:治痢疾,血崩,湿疹。 ①《纲目》:...

    查看详情 >>
  • 芥蓝2022-10-07 18:48:15

    中药材“芥蓝”。别名:芥蓝菜、芥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向阳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资源分布:为国原产,为华南地区普遍栽培的冬春季蔬菜之一。原形态:芥蓝,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而具粉霜。茎直立,分枝,高0.51m。基生叶叶柄长37cm,叶片卵形,具不规则细齿,不分裂或在基部有小裂片;茎生叶与基生叶近似,但较大,基部常作耳形,叶柄长,基部扩大;……...

    查看详情 >>
  • 羊乳2022-10-07 18:50:37

    中药材“羊乳”。出处:《本草经集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红大戟2022-10-07 18:53:05

    中药材“红大戟”。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贮藏:置阴凉干燥处。炮制:醋大戟:将原药材拣净,加醋浸拌,放锅内煮至醋被吸尽,取……...

    查看详情 >>
  • 穬麦蘖2022-10-07 18:55:25

    中药材“穬麦蘖”。别名:麦芽(《纲目》)。出处:《别录》。生境分布:我国西部常有救培。原形态:裸麦,又名:穬麦(《别录》),草麦(《山西通志》)。 一年生草本,高100~120厘米。秆直立,光滑,具4~5节。叶鞘光滑,大部短于节间或最基部者长于节间,先端两侧具有叶耳;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3厘米,宽8~16毫米,微粗糙。穗状花序直立,呈四棱形,……...

    查看详情 >>
  • 皂荚子2022-10-07 18:57:49

    中药材“皂荚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