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秫米2022-10-07 18:55:26
中药材“秫米”。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生境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态: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
查看详情 >> -
盐匏藤2022-10-07 18:57:50
中药材“盐匏藤”。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生境分布: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性味:酸、微甘,温。功能主治:温下焦,祛寒湿。主治小便失禁,外感风寒。用法用量:3~5钱。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阴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5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披针叶胡颓子 常绿灌木,高约4m。……...
查看详情 >> -
番杏2022-10-07 19:00:07
中药材“番杏”。别名:白番杏。生境分布: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功能主治:主治胃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用法用量:鲜番杏3两,菱茎(鲜草或连壳的菱角)4两(干品2两),薏苡仁(干)1两,决明子4钱,水煎服,每日1剂。别名:白番杏、白红菜、白番苋(《福建民间草药》),滨莴苣(《本草推陈》)。出处:《质问本草》。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云……...
查看详情 >> -
独一味2022-10-07 19:02:25
中药材“独一味”。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高山草地。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高原地区。产四川。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茎直立,较粗,横径可达2厘米左右,表面有棱起皱纹。无茎。单叶基生,4枚,……...
查看详情 >> -
满树星2022-10-07 19:04:42
中药材“满树星”。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生境分布: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咳嗽,烧烫伤,牙痛。用法用量:3~5钱。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岗梅、养牛仔、梅叶冬青、毕解、补借、天星根、满天星、烫膏仔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
查看详情 >> -
江南地不容2022-10-07 19:07:04
中药材“江南地不容”。别名:金线吊乌。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生境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江南地不容 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纺锤状,短棒状或条状。枝纤细,褐色,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710cm,有时可达14cm,盾状着生于距叶片基部12cm处;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长、宽均510cm,很少达13c……...
查看详情 >> -
桂皮紫萁2022-10-07 19:11:26
中药材“桂皮紫萁”。别名:牛毛广东、紫萁、贯众。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或潮湿山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50100cm。根茎粗短或具粗肥圆柱形的主轴。叶丛生,二型;营养叶柄禾秆色,干后淡棕色,长2040cm;叶片二回羽状深裂,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56……...
查看详情 >> -
杏花2022-10-07 19:13:45
中药材“杏花”。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拔毒草2022-10-07 19:16:01
中药材“拔毒草”。别名:筋骨草、散血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750m,有时可达2600m的林下阴湿处、水沟边及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大籽筋骨草,直立草本,高1540cm。茎四棱形,有槽,被疏柔毛,幼部被浓密的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cm,具狭翅,被疏柔毛;叶片纸质,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
查看详情 >> -
山高粱2022-10-07 19:18:17
中药材“山高粱”。别名:红蓝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芜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等地。原形态:油芒,多年生草本。秆高60160cm,具48节。叶鞘疏松裹茎,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鞘口疏具柔毛,叶舌干膜质,长23mm;叶片两面均疏具细柔毛或上部的毛较少而粗糙,长1060cm,宽814mm。圆锥花序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