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瓣花根2022-10-07 18:41:23
中药材“蜡瓣花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坡阔叶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中华蜡瓣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嫩枝有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密生柔毛;托叶窄长形,长约2cm,略有毛;叶薄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cm,宽36.5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或……...
查看详情 >> -
蓝圆鲹2022-10-07 18:43:47
中药材“蓝圆鲹”。别名:池鱼、棍子、黄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具回游习性,喜结群。以桡足因、介形类、萤虾、鳞虾、七星鱼等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沿海,东海和南海较多。原形态:蓝圆鲹,体纺锤形,稍侧扁,脂眼睑发达,仅瞳孔中央露一长缝。肩带下有岫沟。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稍弯曲,直线部始于第2背鳍第1114鳍条下方,侧线、直线部的全部或绝大……...
查看详情 >> -
草果2022-10-07 18:46:14
中药材“草果”。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
查看详情 >> -
臭黄荆2022-10-07 18:48:37
中药材“臭黄荆”。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根: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痢疾,疟疾,风热头痛,肾炎水肿,痔疮,脱肛。 叶:解毒消肿。外用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根1~2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斑鹊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原形态:臭黄荆,灌……...
查看详情 >> -
绿豆粉2022-10-07 18:51:00
中药材“绿豆粉”。别名:真粉(《日用本草》)。出处:《纲目》。性味:《日用本草》:...
查看详情 >> -
紫草茸2022-10-07 18:53:27
中药材“紫草茸”。别名: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斑疹不透,疮疡肿毒。用法用量:1.5~3钱。备注:(1)紫草茸有异物同名问题,用发痘疱的紫草茸应为根头有白毛的紫草,亦即紫草之带嫩苗者,而非紫胶。别名:赤胶(《吴录》),紫矿...
查看详情 >> -
碧桃干2022-10-07 18:55:47
中药材“碧桃干”。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出处:《饮片新参》。性状:干燥未成熟的果实,矩圆形或卵圆形,长1.8~3厘米,径1.5~2厘米,厚0.9~1.5厘米,先端渐尖,乌喙状,基部不对称,有的……...
查看详情 >> -
百齿卫矛2022-10-07 18:58:10
中药材“百齿卫矛”。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中杂木林、竹林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百齿卫矛 灌木,高达6m。小枝四棱形,有时有窄翅。叶对生;叶柄极短或无柄;长圆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511cm,宽24cm,先端长渐尖,边缘具明显尖锐密生锯齿。聚伞花序有13花,总花梗稍……...
查看详情 >> -
甜瓜花2022-10-07 19:00:27
中药材“甜瓜花”。出处:《本草图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狐胆2022-10-07 19:02:45
中药材“狐胆”。出处:《本草图经》。性味:《陆川本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