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茶花2022-10-07 19:18:38
中药材“山茶花”。别名:茶花。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别名:红茶花(《分类草药性》)。出处:《纲目》。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光滑无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至椭圆形……...
查看详情 >> -
小地松2022-10-07 19:20:53
中药材“小地松”。别名:星苞火绒草、绵蒿、细火草、黄花粑粑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驱虫止泻。主治感冒,咳嗽,哮喘,蛔虫症,小儿腹泻。外用治外伤出血。还可治高血压,癫痫,风湿等症。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患处。别名:绵蒿、细火草、黄花枇杷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星苞火绒草。生境分布……...
查看详情 >> -
大还魂草2022-10-07 19:23:09
中药材“大还魂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分枝感应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515cm,常分枝,基部木质化。偶数羽状复叶,聚生茎顶端,长510cm,叶轴及小叶两面具疏生细长柔毛;小叶812对,稀达16对,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偏斜,小叶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增大,顶部小叶长约1c……...
查看详情 >> -
地胆2022-10-07 19:25:24
中药材“地胆”。别名:圆胸地胆。生境分布:东北。性味:辛,热;有大毒。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功能主治: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用法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别名:蚖青(《本经》),杜龙、青虹(《吴普本草》)……...
查看详情 >> -
变叶榕2022-10-07 19:27:40
中药材“变叶榕”。别名:金不换。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或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节间短,节上有环状突起的托叶遗痕。叶互生;叶柄长610mm;托叶长三角形,长约8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412cm……...
查看详情 >> -
刚毛尖子木2022-10-07 19:30:19
中药材“刚毛尖子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930m的疏,密林中湿润的地方及溪边,河旁。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云南。原形态:灌木,高12m。茎略四棱形或圆柱形,无槽或稀具浅槽,幼嫩时密被平展的腺毛。叶柄长1.55.5(6)cm;叶片薄坚纸质或近膜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圆形或钝,长1116.5(19)cm,宽57.5(9)cm,边缘……...
查看详情 >> -
亮叶冬青2022-10-07 19:32:45
中药材“亮叶冬青”。别名:青皮子樵、猪黑樵、鸡子樵、大叶帽子。生境分布:华东、广东。性味:甘、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祛腐生新。 水火烫伤:鲜叶、槐花各适量,加洗米水捣烂涂患处。 外伤出血:鲜叶捣烂敷患处。别名:青皮子樵、鸡子樵、大叶帽子、猪黑樵。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低山或丘陵地区疏林、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
查看详情 >> -
三筒管2022-10-07 19:35:04
中药材“三筒管”。别名:山总管、百解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疮疖肿毒。用法用量:3~5钱。别名:白金古榄、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山总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长叶马兜铃 木质藤本。块根纺锤形。嫩枝密被黄褐色倒伏长柔毛,后渐脱落。叶柄长……...
查看详情 >> -
囊距翠雀的功效与作用2023-04-02 19:13:01
囊距翠雀的功效与作用,中草药方,健康生活网,囊距翠雀的禁忌及副作用囊距翠雀的性味性寒,味苦涩。囊距翠雀的功用主治凉血解毒,祛风止痒。治流感,皮肤痒疹,蛇咬伤。囊距翠雀的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5钱。...
查看详情 >> -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鬼针草的禁忌2023-07-04 14:37:47
鬼针草是一种很不起眼的野草,他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但它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药用植物,它属于菊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路边,荒地以及山坡和田间,在国内大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