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河车【补阳药】2023-09-22 18:57:12

    ...

    查看详情 >>
  • 龙脑膏香2022-10-07 18:24:30

    中药材“龙脑膏香”。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性味:《南海药谱》:...

    查看详情 >>
  • 黍根2022-10-07 18:25:47

    中药材“黍根”。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鸡油菌2022-10-07 18:29:26

    中药材“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生境分布: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化学成分:子实体含维生素A。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目,利肺,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结膜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用法用量:1~2两。别名:黄菌、杏菌、鸡蛋黄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

    查看详情 >>
  • 马牙半支2022-10-07 18:31:49

    中药材“马牙半支”。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方》),铁梗半支、山半支(《纲目拾遗》),佛甲草、半支莲(《浙江民间草药》),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药志》),仙人指甲(《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纲目拾遗》。生境分布:生于田野向阳处及山野溪旁岩石上。分布华东、华……...

    查看详情 >>
  • 野酒花2022-10-07 18:36:48

    中药材“野酒花”。别名:酒花、香蛇麻。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低山或中山区的沟底或稀疏灌丛中。分布河北、山西、浙江、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高4~6米,具倒生刺毛。叶对生,轮廓卵圆状,3~5深裂,稀7裂,长5~1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具长柄,表面粗糙;生花序枝上的叶较小,不分裂。雌雄异株,雄花序圆锥状,大型;……...

    查看详情 >>
  • 赤小豆芽2022-10-07 18:39:08

    中药材“赤小豆芽”。出处:《纲目》。功能主治:治便血,妊娠胎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复方:①治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并治下血,先血后便之近血: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千金方》用量作三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赂》赤小豆当归……...

    查看详情 >>
  • 蒺藜根2022-10-07 18:43:55

    中药材“蒺藜根”。出处:《纲目》。化学成分:根和叶含皂甙,甙元有薯蓣皂甙元、芰脱皂甙元、绿莲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叶尚含山柰酚和多种山柰酚甙。全草含哈尔满和哈尔醇。结果期采集的地上部分还含芸香甙。功能主治:《瑞竹堂经验方》:...

    查看详情 >>
  • 茭白2022-10-07 18:46:23

    中药材“茭白”。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茭瓜、茭耳菜(《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生境分布:生长于湖沼水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原形态:菰(《别录》)又名:蒋草(《说文》),菰蒋草、茭草(陶弘景)。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

    查看详情 >>
  • 膜蕨囊瓣芹2022-10-07 18:48:45

    中药材“膜蕨囊瓣芹”。别名:细沙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802400m的林下、沟边及阴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40cm。有根茎;茎13,有条纹。叶几乎全部基生,叶柄长58cm,基部有宽膜质叶鞘;叶片菱形,近于三出式的三至四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有柄,末回裂片狭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