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粉【收敛止血药】2023-09-22 19:02:57
...
查看详情 >> -
龙眼核2022-10-07 18:24:42
中药材“龙眼核”。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用于胃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疝气痛;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别名:桂圆核仁(《纲目拾遗》)。出处:《滇南本草图说》。化学成分: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性味:《泉州本草》:...
查看详情 >> -
黄杨木2022-10-07 18:27:03
中药材“黄杨木”。出处:《纲目》。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分布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现各省均有栽培作观赏用。原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岩本草,),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均呈四棱,小枝……...
查看详情 >> -
鹤肉2022-10-07 18:28:19
中药材“鹤肉”。出处:《医学入门》。生境分布:繁殖于我国黑龙江省一带,迁至长江下游一带过冬。原形态:丹顶鹤,又名:鹤(《诗经》),白鹤(《嘉佑本草》),仙鹤(《日用本草》),仙禽、胎禽(《纲目》)。 体长在1.2米以上。嘴长而呈绿灰色,顶端稍淡,略近黄色。虹膜褐色。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幼时头顶不红;额和眼先微具黑色;喉、颊和颈部暗褐色。飞……...
查看详情 >> -
马先蒿2022-10-07 18:31:55
中药材“马先蒿”。别名:广布马先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别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出处:《本经》。生境分布:生于草地及林缘。分布东北及内……...
查看详情 >> -
阔齿兔唇花2022-10-07 18:34:14
中药材“阔齿兔唇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碎石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南部。原形态:阔齿兔唇花,多年生草本,高1525cm。茎被糙伏毛。叶柄长517mm;叶三出,羽状分裂,具线形或卵圆形的小裂片,边缘具小缘毛,先端渐尖,下部的叶片菱形,上部的圆形。轮伞花序48花;苞片长712mm,披针形,具明显的肋,锐刺状,密被具25节的毛茸及具柄头状腺体;花萼……...
查看详情 >> -
野茶子2022-10-07 18:36:59
中药材“野茶子”。出处:《四川滞洪药志》。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区的林中。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小枝较粗糙。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化很大,披针形、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厘米,先端钝或浑圆或微凹,基部楔形,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萼片5,近圆……...
查看详情 >> -
赤地榆2022-10-07 18:39:20
中药材“赤地榆”。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云南。产云南。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主根圆锥形,紫色,有较长的须根。叶基生或茎生,叶柄长;叶片3~5掌状分裂,直径3~5厘米,有小羽状托叶。花1~2朵生于茎顶,红色,径约1.5厘米。蒴果长喙状……...
查看详情 >> -
蒲葵根2022-10-07 18:44:07
中药材“蒲葵根”。出处:蒲葵之名始见于《南方草木状》。《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据上所述,其原植物即为今之蒲葵,或称葵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原形态:蒲葵,乔木,高达20m。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lm以上,掌状深裂至……...
查看详情 >> -
茎花来江藤2022-10-07 18:46:35
中药材“茎花来江藤”。别名:红花金银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矮山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原形态:藤状灌木。枝浅棕色至褐色,有多数显着凸起的皮孔。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510cm,宽1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干时上面暗黑色,老时两面无毛,全缘。总状花序生物主茎上,长56cm,花序轴、苞片、花梗和花萼……...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