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萆薢2022-10-07 18:58:40

    中药材“白萆薢”。别名:刺萆薢。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肠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用法用量:3~5钱。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路旁。分布云南。原形态:攀援灌木,长1~3米。根茎横生,木质,粗大。茎坚硬,具疏刺。单叶互生,革质,卵形、椭圆形以至近圆形,长3~8厘米,宽2.5~7厘米,……...

    查看详情 >>
  • 玫瑰花2022-10-07 19:00:57

    中药材“玫瑰花”。性状: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2.5cm。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鉴别:本品萼片表面观:非腺毛较密,单细胞,多弯曲,长136~680μm,壁厚,……...

    查看详情 >>
  • 牛耳枫子2022-10-07 19:03:15

    中药材“牛耳枫子”。别名:土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生长于平原、丘陵的疏林下和灌木丛中。分布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牛耳枫,又名:岭南虎皮楠、假楠木、牛耳铃、猪颔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单叶近轮生;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基部钝或圆形,……...

    查看详情 >>
  • 海通2022-10-07 19:05:31

    中药材“海通”。别名:白灯笼、木常山(《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志》。生境分布: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小乔木。小枝略呈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单叶对生,具叶柄;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6~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脏形,全缘或波状,上面细毛疏生,下面密生黄色绒毛,沿叶脉较密,叶脉基部3出,每侧5~9条……...

    查看详情 >>
  • 水甘草2022-10-07 19:07:54

    中药材“水甘草”。生境分布:浙江、安徽。性味:甘,凉。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风热,丹毒。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出处:水甘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云:...

    查看详情 >>
  • 榠樝2022-10-07 19:09:59

    中药材“榠樝”。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分布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广西、甘肃等地。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0米左右。小枝无刺,幼嫩时被毛。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

    查看详情 >>
  • 柳叶菜花2022-10-07 19:12:16

    中药材“柳叶菜花”。别名:地母怀胎草花、水丁香花。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密生展开的白色长柔毛及短脾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无柄,有叶延,略抱茎,两面被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3cm,宽717mm,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齿。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浅紫色,长11.2cm;萼筒圆柱形,裂片4,长79mm,外面被毛;花瓣4,宽倒卵形,长11.2……...

    查看详情 >>
  • 望江青2022-10-07 19:14:35

    中药材“望江青”。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田间草丛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原形态:肖叶水苏,多年生草本,高60110cm。下况铺匐生根。茎方形,节上有毛。叶对生;叶柄长317m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0.5cm,……...

    查看详情 >>
  • 廉姜2022-10-07 19:16:50

    中药材“廉姜”。别名:葰(《广雅》),姜汇(《吴都赋》),山姜(《广州植物志》),姜活,见秆风(《中国经济植物志》),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贵州草药》)。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边、疏林下等潮湿的地方。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肉质。茎细长,连花序高不及1米。叶2列,披针……...

    查看详情 >>
  • 山椒草2022-10-07 19:19:06

    中药材“山椒草”。别名:塌地草、卜罗草。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山椒草、蛇葡萄根等量,用酒糟或酒拌和捣烂烘热敷患处,每日换一次。别名:塌地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于温暖地区的低山及丘陵的阴湿处或岩石上,分布浙江、江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长,少分枝,长10~3……...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