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灵丹草2024-03-25 19:45:49
...
查看详情 >> -
龙棕2022-10-07 18:24:55
中药材“龙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松栎林、次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山区。原形态:龙棕,矮小灌木,高0.50.8m。无地上茎,地下茎节密集,直径约6cm,多须根,向上弯曲,犹如龙状,故名龙棕。叶簇生于地面,叶柄长2535cm,两侧有或无密齿;叶片形状如棕榈叶,但较小和更深裂,裂片为线状披针形,长……...
查看详情 >> -
麻黄根2022-10-07 18:27:18
中药材“麻黄根”。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根茎具节,节间长0.7~2cm,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无臭,味微苦。贮藏:置干燥处。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鉴别:本品根的……...
查看详情 >> -
鬼目2022-10-07 18:30:57
中药材“鬼目”。别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香艾2022-10-07 18:32:08
中药材“香艾”。别名:山风风。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林缘、荒坡或山谷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馥芳艾纳香, 粗壮草本或亚灌木状,高0.53m。茎木质,有分枝,具粗沟纹,被粘绒毛或上部花序轴被开展的密柔毛,杂有腺毛。叶腋常有束生的白色或污白色糙毛,节间长约5cm,在下部较短;下部叶近无柄,倒卵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0……...
查看详情 >> -
霸王鞭2022-10-07 18:33:16
中药材“霸王鞭”。别名:刺金刚、金刚纂。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涩,平。有毒。注意:毒性剧烈,用时宜慎。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治疮疡肿毒,皮癣。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别名:金刚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刚纂(《丹房本草》),刺金刚(《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石隙,也有栽培。分布云南。原形态:多年生肉质灌木,高达3……...
查看详情 >> -
野烟叶2022-10-07 18:37:24
中药材“野烟叶”。别名: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臭烟(《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生于村边、坡地、旷野。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原形态:茄树,又名:三姐妹、暖叶根、毛叶树、土茄、老公须。 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色。单叶互……...
查看详情 >> -
豚卵2022-10-07 18:39:46
中药材“豚卵”。别名: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出处:《本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蚕豆茎2022-10-07 18:42:11
中药材“蚕豆茎”。别名:蚕豆梗(《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化学成分:茎含山柰酚、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白桦脂醇等。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
查看详情 >> -
萱草根2022-10-07 18:44:34
中药材“萱草根”。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滇南本草》),地人参(《分类草药性》),黄花菜根(《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①萱草,又名:谖草(《诗经》),宜男(周处《风土记》),鹿葱(《南方草木状》),忘忧草,丹棘(崔豹《古今注》),漏芦、芦葱(《滇南本草》),疗愁(《纲目》),益男草(《本草原始》),黄花菜、黄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30~9……...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