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银花子2022-10-07 18:35:40

    中药材“金银花子”。别名:银花子。原形态:1.忍冬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长达9m。茎中空,多分枝,幼枝密被短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叶柄长410cm,密被短柔毛;叶纸质,叶片卵形、长圆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5cm,先端短尖、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和腺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

    查看详情 >>
  • 豆列当2022-10-07 18:39:57

    中药材“豆列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寄生于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的根部。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原形态:豆列当 寄生草本,高1011cm。地上部分仅高33.5cm。茎粗壮,根短。叶少数,鳞片状,鲜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69mm。花多数,常810朵密集簇生于茎的顶端,呈头郑州市;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82.2cm,宽45mm。先端渐尖,两面……...

    查看详情 >>
  • 虾蟆胆2022-10-07 18:42:23

    中药材“虾蟆胆”。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菱蒂2022-10-07 18:44:45

    中药材“菱蒂”。出处:《纲目拾遗》。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

    查看详情 >>
  • 苏铁蕨2022-10-07 18:47:11

    中药材“苏铁蕨”。别名:贯众。生境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植株高约1.2m。根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状主轴;密被红棕色、长钻形鳞片。叶簇生于主轴顶端;叶柄长620cm,棕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0100cm,宽1030cm,先端短渐尖,基部略缩狭,两面光滑,一回羽状;羽……...

    查看详情 >>
  • 肥猪苗2022-10-07 18:49:35

    中药材“肥猪苗”。别名:黄菊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阴湿地区。分布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软毛或近乎光滑。基部叶丛生,肾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边缘具不整齐的三角形的牙齿,上面稍有细毛,下面有白色蛛丝毛密生,叶柄长约6厘米,基部具……...

    查看详情 >>
  • 红蒿枝2022-10-07 18:52:04

    中药材“红蒿枝”。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沟边潮湿处。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具香气。茎紫红色,上部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呈互生状分离,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深裂,并具重锯齿,两面被毛。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总苞半球形,苞片2~3列;花紫……...

    查看详情 >>
  • 米碎花2022-10-07 18:54:24

    中药材“米碎花”。别名:虾辣眼。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敛疮。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外用治烧烫伤,脓泡疮。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麻油调搽患处。别名:梅养东(侗名)。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原形态:灌木,高1~3米。嫩枝略有棱,被黄褐色短柔毛……...

    查看详情 >>
  • 石耳2022-10-07 18:56:44

    中药材“石耳”。别名:石壁花、地耳、石木耳。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止咳化痰。用于吐血,衄血,崩漏,膀胱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烧烫伤。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服患处。别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出处:《日用本草》。生境分布:生于悬崖削壁上的向阳面。分布浙……...

    查看详情 >>
  • 白牛胆根2022-10-07 18:59:05

    中药材“白牛胆根”。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原形态:羊耳菊 亚灌木,高70200cm,根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粗壮,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绵毛的腋芽。叶互生;中部叶有长约0.5cm的柄,上产叶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cm……...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