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还阳2022-10-07 18:39:58
中药材“豆瓣还阳”。别名:豆瓣菜、山飘香。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3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原形态:山飘风 小草本,高约10cm。基部分枝或不分枝。4叶轮生;叶片圆形至卵状圆形,1对大,长宽各约4cm;1对稍小,先端圆或钝,基部急狭成柄或无柄,全缘。伞房花序,总梗长1.53cm;花梗长35mm;萼……...
查看详情 >> -
蚌壳草根2022-10-07 18:42:24
中药材“蚌壳草根”。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半灌木,幼枝被毛。单叶互生,矩卵形,长4~7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几无毛,叶脉背面隆起,被长毛;叶柄长0.8~1.5厘米;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序包藏在蚌壳状苞片中,苞片……...
查看详情 >> -
菟丝2022-10-07 18:44:46
中药材“菟丝”。别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野狐浆草(《圣惠方》),火焰草(《庚辛玉册》),金线草、野狐丝(《纲目》),狐丝(《群芳谱》),黄丝草(《本草述》),金丝草(《药性考》),无根金丝草(王安卿《采药志》),缠豆藤、豆马黄(《李……...
查看详情 >> -
苔垢菜2022-10-07 18:47:12
中药材“苔垢菜”。别名:紫菜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在沿海中、高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资源分布:广布种,我国东海、南海较多。原形态:藻体丝状,暗深绿色,高12mm,密集丛生,呈丝绒状,粘滑。丝状藻体中部直径1040μm,基部略膨大,鞘厚610μm,无色至微黄棕色。藻丝体变细如毛发状时,直径为1020μm。单列细胞,细胞长为23μm。基部间生异形细胞。性状:……...
查看详情 >> -
耧斗菜2022-10-07 18:49:36
中药材“耧斗菜”。别名:血见愁、猫爪花。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用法用量:1~3钱。备注:(1)同属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 et Mey.与前种近似,全草亦作耧斗菜使用。别名:血见愁、漏斗菜。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益毛代金下死胎,止刺痛。《如……...
查看详情 >> -
红酸七2022-10-07 18:52:05
中药材“红酸七”。别名:油点草、白七、红酸七、竹叶七、牛尾参。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用法用量:3~5钱。别名:白七、牛尾参、水扬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400m的山地林下、草丛中或岩石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原形态:油点草 多年生草本,植株可达1m。根状……...
查看详情 >> -
米碎花根2022-10-07 18:54:25
中药材“米碎花根”。别名:梅养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山草地、村旁、河岸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米碎花 小灌木,高达1.5m。嫩枝有2棱,与顶芽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3mm;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边缘密生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
查看详情 >> -
白石榴根2022-10-07 18:59:06
中药材“白石榴根”。出处:《福建中草药》。性味:《福建中草药》:...
查看详情 >> -
猴头菌2022-10-07 19:01:24
中药材“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生境分布: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主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5两,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备注:(1)据文献,本品子实体……...
查看详情 >> -
牛儿藤2022-10-07 19:03:41
中药材“牛儿藤”。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原形态:黄背勾儿茶 藤状灌木,高78m。全株无毛。小枝圆柱形,平展,黄色或变褐色,有时被粉。叶互生;叶柄长12.5cm,无毛;托叶早落;时片纸质,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