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07 18:37:44

    中药材“醋”。别名:苦酒(《伤寒论》),淳酢(《本草经集注》),酰(《别录》),米醋(《食疗本草》)。出处:《别录》。化学成分: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元糖。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归经:入肝、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

    查看详情 >>
  • 见血封喉2022-10-07 18:40:06

    中药材“见血封喉”。别名: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山地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全株有乳汁。树干基部粗大,具板状根;树皮灰色,具泡沫状突起;小枝幼时被粗毛,具纵皱纹,干后茶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68mm,被粗毛;托叶披针形,长6mm,早落;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7……...

    查看详情 >>
  • 虾蟆肝2022-10-07 18:42:32

    中药材“虾蟆肝”。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菊架豆2022-10-07 18:44:54

    中药材“菊架豆”。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2900m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原形态:丽江土圞儿 多年生缠绕草本,幼时疏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有柄;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73cm,纸质,上面疏被短粗毛,下面仅沿脉疏被毛,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花稀疏排成腋生的总状……...

    查看详情 >>
  • 苏铁根2022-10-07 18:47:21

    中药材“苏铁根”。出处:本品原植物以番蕉之名始载于《群芳谱》。 1.《花镜》曰:“凤尾蕉一名番蕉。”2.《植物名实图考》载风尾蕉,谓:“南方有之,南安尤多,树如鳞甲,叶如棕榈,尖硬光泽,经冬不调。欲萎时,烧铁钉烙之,则复茂。”以上所述及附图均与苏铁科苏铁相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华南和西南地区,多栽培于庭园。江苏、浙江及华北各地多栽于盆中,冬季置于温室过冬。……...

    查看详情 >>
  • 老鼠吹箫2022-10-07 18:49:44

    中药材“老鼠吹箫”。别名:羊饥藤、鸡舌头叶、风藤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沟阴湿地带。分布云南。原形态:藤状灌木。叶互生;披针形,长3.9~6.9厘米,宽12~19.8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稍不对称,全缘,有时微波状,下面叶脉凸出。花腋生,绿色,带暗紫色晕,2~3朵排成聚伞花序,花序总梗纤细,长2.4~3.9厘米,稍弯曲;花……...

    查看详情 >>
  • 红药子2022-10-07 18:52:13

    中药材“红药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注意:2~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研粉用油调涂患处。功能主治:酸、苦、涩,凉。用法用量: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腰腿痛,便血,崩漏;外用治烧烫伤,疮疖,狂犬咬伤。别名:红药、赤药(《本草图经》),朱砂七、黄药子、朱砂莲、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芦(《陕西中草药》)。出处:《本草图经》。……...

    查看详情 >>
  • 米碎木皮2022-10-07 18:54:33

    中药材“米碎木皮”。别名:救必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高海拔的林中边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原形态:米碎木 常绿小乔木,高512m。树皮灰白色;小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托叶三角形;叶片薄革质或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9.5cm,宽45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圆形、少数钝形,全缘,中脉上面凹陷,常被微柔毛,下……...

    查看详情 >>
  • 石夹生2022-10-07 18:56:53

    中药材“石夹生”。别名: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生境分布:四川、湖北、云南。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舒筋理气。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经闭腰痛,产后腹痛,痢疾。用法用量:3~5钱。别名:石夹生、小石生。出处:始载于《云南曲靖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石灰岩山地的石头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原形态:革叶茶(biao) ……...

    查看详情 >>
  • 白毛蛇2022-10-07 18:59:14

    中药材“白毛蛇”。别名:石祈蛇、上树蛇、白毛伸筋、石蚕、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老鼠尾。性味:微苦、甘、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血,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骨折,黄疸性肝炎,吐血,便血,血尿;外用治疮疖。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敷患处。别名:草石蚕、石蚕、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