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口皮子药2022-10-07 18:27:24
中药材“麻口皮子药”。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性味:辛,温。有小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解毒镇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服5分。别名:总管皮、满山香、四皮麻(《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灌丛中、路旁。分布江西、湖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查看详情 >> -
麻蕡2022-10-07 18:27:23
中药材“麻蕡”。别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出处:《本经》。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
查看详情 >> -
麻母2022-10-07 18:27:22
中药材“麻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灌丛、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及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根圆锥形,黄棕色,长510cm。茎绿色或略带紫色,有细槽纹,光滑无毛,仅上部有粗短硬毛。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24对;叶柄长35cm,基部膨大成宽管状叶鞘,两面无毛;茎上部……...
查看详情 >> -
麻妹条叶2022-10-07 18:27:22
中药材“麻妹条叶”。出处:《贵州草药》。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麻妹条叶捣绒,包患处。出处:出自《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原形态:粉背南蛇藤 藤状灌木,高可达5m。小枝幼时被白粉。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
查看详情 >> -
麻柳叶2022-10-07 18:27:21
中药材“麻柳叶”。出处:《草木便方》。化学成分: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性味:苦,温,有毒。 ①《闽南民间草药》:...
查看详情 >> -
麻牛膝2022-10-07 18:27:21
中药材“麻牛膝”。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300m山坡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麻牛膝 Radix Cyathulae Capitatae主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自产自销。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
查看详情 >> -
麻鱼肉2022-10-07 18:27:20
中药材“麻鱼肉”。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长江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回水处较常见。以水生动物石蛾幼虫、端足虾、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生殖期约在45月。 2.喜生活的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滩之间流水较缓的地方,或是在深潭、岩石缝中为冷水鱼类,适应强。在咸淡水……...
查看详情 >> -
麻叶2022-10-07 18:27:20
中药材“麻叶”。别名:火麻头(《疮科心要》)。出处:《药性论》。化学成分:大麻叶含Δ2四氢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另据报道,分析17个国家的检样,大麻二酚酸占叶的酸性部分的3.8~41.7%,是叶的主要成分;又热带国家在大麻成熟时或成熟后,大麻二酚酸含率最低,中欧国家在未成熟时最高,其它中间寒暖的国家,含率在二者之间。又,此等物质,在贮藏时以及经过……...
查看详情 >> -
麦麸草根2022-10-07 18:27:19
中药材“麦麸草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6090cm。全株疏生短伏毛,常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8cm;叶片草质,宽卵形,长210cm,宽1.57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疏生短糙伏……...
查看详情 >> -
麻花2022-10-07 18:27:19
中药材“麻花”。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别录》。毒性: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毫克/公斤):42.5(静脉注射)、455(腹腔注射)、482(灌胃);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则分别为:28.6、373及666。中毒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反射亢进,继之发生抑制,翻正反射消失,呼吸困难,以至死亡。死后解剖发见肺充血水肿,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