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爪龙2022-10-07 19:35:10
中药材“三爪龙”。别名:狗脚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陡坡、砂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原形态:三叶乌蔹莓 攀援灌木。无毛或多少被毛。茎略扁;卷须纤细而长,叉状分枝,与叶对生。指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4cm;小叶3,小叶片在新鲜时颇厚,干时呈膜质,阔卵形或宽菱形,长47cm,宽3.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下面有短柔毛,边缘……...
查看详情 >> -
三白草2022-10-07 19:35:09
中药材“三白草”。性状: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
查看详情 >> -
三果木皮2022-10-07 19:35:08
中药材“三果木皮”。原形态:三果木 大乔木。树皮呈绿色或淡红色,厚而平滑,常作大薄片状剥离;侧枝呈水平伸展后下垂,嫩枝与花序略有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叶柄短,先端具2粒或1粒显着腺体;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8cm,宽约9.5cm,两端均圆,先端微尖,基部微歪,全缘或为浅钝锯齿。花绿白色,有浓厚芳香,近无柄,组成疏短之穗状花序,腋生,或在枝梢……...
查看详情 >> -
三白草根2022-10-07 19:35:08
中药材“三白草根”。别名:三白根(《补缺肘后方》),塘边藕(《王草药性备要》),地藕(《眼科要览》),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过塘藕、水莲藕(《广西中兽医药植》),白莲藕(《广西中药志》),九节藕(《扛西民间草药验方》),天性草根(《中草药始肿瘤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产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四川等地。性状:根茎细嫩而肥,结节膨大……...
查看详情 >> -
三棱马尾2022-10-07 19:35:07
中药材“三棱马尾”。别名:三棱草、大三方草、仙鹤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边、路旁、山坡和潮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原形态:镜子苔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短,丛生。秆锐三棱形,基部有褐色长叶鞘。叶长线形,与秆近等长,宽25mm。苞片叶状,长于花序;小穗35;雄蕊顶生,线形,长46cm。直立或弯曲;下面为侧生的雌穗……...
查看详情 >> -
三张叶2022-10-07 19:35:07
中药材“三张叶”。别名:三块瓦(《广西中药志》),三叶珍珠草、三支叶、节骨风、解毒草(《广西药植名录》),跌打鼠(《文山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潮湿的杂草及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圆柱形,内质,表面赤褐色。茎光滑,表面灰绿色,有细纵纹。叶三出,顶部轮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8……...
查看详情 >> -
三消草2022-10-07 19:35:06
中药材“三消草”。别名:螃蟹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栽培于东北地区及江苏、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性,无毛。叶具3小叶,互生;小叶倒卵形或倒心形,长1.5~3厘米,先端圆形或微缺,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细齿;托叶甚小,卵状披针形,端尖;叶柄长。叶与花序均由节上长出;小花10~80朵,集成伞形球状花序,具长总……...
查看详情 >> -
三楞草2022-10-07 19:35:06
中药材“三楞草”。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高8~85匣米,扁三棱形。叶片长线形,短于秆,宽3~5毫米,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3~5枚;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辐射枝4~9枚,长达12厘米,每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1~……...
查看详情 >> -
三花枪刀药根2022-10-07 19:35:05
中药材“三花枪刀药根”。别名:土巴戟。原形态:1.枪刀药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m。茎直立或外倾,下部常膝状弯拐,上部具棱,被微柔毛。叶对生;柄长520mm;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两面被微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每边5或6条。花序腋生,穗状,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长12cm;总苞片4,2轮,对……...
查看详情 >> -
三楞筋骨草2022-10-07 19:35:05
中药材“三楞筋骨草”。别名:高杆珍珠茅。生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除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筋骨痛,瘫痪,跌打损伤。用法用量:0.5~1两,泡酒服。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田边、路旁、山坡等干燥或潮湿的地方。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状茎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