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骚风2022-10-07 19:34:04
中药材“乌骚风”。别名:乌骨鸡、黑乌骨(《四川中药志》),黑骨头、铁夹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长于低山区林边或溪沟两侧。分布四川、湖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攀援灌木。幼枝灰白色,老枝黄褐色,密生皮孔。叶对生,半革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5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全缘或波状,基部狭楔形;叶柄长1~2毫米。……...
查看详情 >> -
乌蔹莓2022-10-07 19:34:03
中药材“乌蔹莓”。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性味:苦、酸,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腮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取汁涂患处。备注:(1)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
查看详情 >> -
乌骨麻2022-10-07 19:34:03
中药材“乌骨麻”。别名: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冷坑青、痱痒草、猢狲接竹、血和山、冷坑兰、赤车使者、史氏楼梯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山麓林下沟边及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斜生,有短伏毛或无毛,常具球形或卵球形珠芽。叶互生;无柄;托叶钻状三角形;叶片斜椭圆形或斜的……...
查看详情 >> -
乌贼鱼肉2022-10-07 19:34:02
中药材“乌贼鱼肉”。出处:《别录》。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乌鸡骟2022-10-07 19:34:02
中药材“乌鸡骟”。别名:陕西假密网蕨。生境分布:陕西、山西、四川、贵州。性味:辛、咸、涩、温。功能主治:调气除湿。主治小儿冷气腹痛,风湿脚气。用法用量:3~5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3600m的山地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西藏等地。原形态:植株高720cm。根茎细长,横生,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渐尖头……...
查看详情 >> -
乌蛇卵2022-10-07 19:34:01
中药材“乌蛇卵”。别名:蛇蛋(《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乌蔹莓五加2022-10-07 19:34:01
中药材“乌蔹莓五加”。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灌木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西藏、云南等地。原形态:灌木,高0.33m。树皮灰棕以,成薄片脱落;小枝疏生短刺或无刺。叶有小叶5,稀34柄长512cm,常有刺,幼时有短柔毛;小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37cm,宽1.52.5cm,先端短渐尖……...
查看详情 >> -
乌蛇膏2022-10-07 19:34:00
中药材“乌蛇膏”。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乌鸦2022-10-07 19:34:00
中药材“乌鸦”。别名:巨喙乌(《禽经》),大嘴乌(《禽经》注),黑老鸦(《滇南本草》),老鸦(《痘疹论》)。出处:《嘉佑本草》。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原形态:为鸦科较常见之一种。体长约50厘米。嘴粗壮强直,色黑,嘴缘光滑。虹膜黑褐色。通体纯黑色;L体除头顶、后颈及颈侧外,多少染有绿蓝色亮辉;喉部沾深蓝辉;翼及尾的下覆羽有些羽尖带蓝或绿色辉,下体余部无光亮;……...
查看详情 >> -
乌蛇皮2022-10-07 19:33:59
中药材“乌蛇皮”。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