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良姜2022-10-07 19:25:53
中药材“土良姜”。别名:白草果、草果药、野姜、良姜。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痛,呕吐,消化不良,寒疝气痛;外用治膝关节痛。用法用量:根1~3钱;果(草果药)每次5分,研粉吞服;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敷患处。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土瓜2022-10-07 19:25:53
中药材“土瓜”。别名:土蛋(《遵义府志》),滇土瓜(《植物名实图考》),山土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产云南。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球形或卵圆形,表皮红褐色或黄白色,有乳状粘液。茎细长,无毛。叶互生;柄长0.9~2.1厘米;叶宽卵圆形、椭圆形或矩圆形,长3~5厘米,宽1.4~3.5……...
查看详情 >> -
土贝母2022-10-07 19:25:52
中药材“土贝母”。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气微,味微苦。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鉴别:取本品粉末0.1g,加70%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土贝母苷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
查看详情 >> -
土箭芪2022-10-07 19:25:52
中药材“土箭芪”。出处:《四川常用中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及路边。分布四川、云南。原形态:一把香,又名:长花荛花。 灌木,高约1米。根长而略分枝,皮纤维多,表面棕黄色。茎直立,多分枝,幼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或对生;矩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5~3厘米,宽0.8~1厘米,先端短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白色,两面均被疏柔毛;叶柄短,被灰色柔毛。穗状……...
查看详情 >> -
土金耳环2022-10-07 19:25:51
中药材“土金耳环”。别名:盘龙草、青叶细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林下阴湿坡地或溪边。 2.生于林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广东。 2.分布于云南。原形态:1.山慈姑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1525cm;芽胞叶卵形,边缘有密生睫毛;叶片长卵形、阔卵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525cm,宽1114cm,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心形或耳形,上面深绿色……...
查看详情 >> -
土红苓2022-10-07 19:25:50
中药材“土红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等地。原形态:亚灌木,高约1。全株无毛,茎粗壮,分枝具纵真。单叶互生;叶柄纤细,长24cm;托叶钻状,长约3mm;叶片膜质,披针形,长913cm;宽2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偏斜,稍心形或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或齿缺。花单性,雌同株;聚伞花序腋生,少花,白以;苞片卵……...
查看详情 >> -
土细辛2022-10-07 19:25:50
中药材“土细辛”。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生境分布:生于阴湿的林下、沟旁及草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下生多数细根。叶1~4片,具长柄;叶片心状肾形,长2.5~4.5厘米,宽3.5~6.5厘米,上面有白斑。春季开花,花被管钟状,喉部无明显缢缩,外面黄绿带浅褐色,内面紫色,管部有方……...
查看详情 >> -
土碎补2022-10-07 19:25:49
中药材“土碎补”。别名:猴子蕨、水龙骨、细牛肋巴、骨碎补。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4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江西、台湾、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植株高2570cm。根茎长而横生,粗壮,密被褐棕色、披针形粗筛孔状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020cm,禾秆色,光滑,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纸质,长圆披针形……...
查看详情 >> -
土瓜狼毒2022-10-07 19:25:49
中药材“土瓜狼毒”。别名:金丝矮陀陀。性味:微辛、甘,平。有大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大便秘结。用法用量:1~3分。别名:鸡肠狼毒、隔山龙、顺水石、大萝卜、一把香、细狗闹花。出处:出自《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原形态:土瓜狠毒 多年生宿根草本……...
查看详情 >> -
土蜂子2022-10-07 19:25:48
中药材“土蜂子”。出处:《本经》。原形态:原动物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