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过山龙2022-10-07 19:23:14

    中药材“大过山龙”。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m以下,常见于季雨林和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内,匍匐于地面、石上,或攀附于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裂叶崖角藤,附生藤本。茎粗壮,粗35cm,背面绿色……...

    查看详情 >>
  • 大豆黄卷2022-10-07 19:23:14

    中药材“大豆黄卷”。别名:大豆卷。炮制:通常在10月间种子成熟后采收。选择肥壮饱满的种子,于冷水中泡涨后,用湿布盖好,或放入麻袋、蒲包中,置于温暖处,经常翻动和洒少量的水,促其发芽。待芽长约1厘米时,用清水洗净晒干。性味:甘,平。注意:无湿热者忌用。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表。用于暑湿发热,麻疹不透,胸闷不舒,骨节疼痛,水肿胀满。用法用量:5钱~1两。备注:……...

    查看详情 >>
  • 大透骨消2022-10-07 19:23:13

    中药材“大透骨消”。别名:地檀香、透骨消。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瘫痪,冻疮等症。用法用量:0.3~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别名:透骨消。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分布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原形态:常绿小灌木,有浓厚的香气。高约1.5米。茎淡绿色,枝条粗壮,小枝红色或绿色,树皮常呈片状剥裂。单叶互生;革质;……...

    查看详情 >>
  • 大酸浆草2022-10-07 19:23:13

    中药材“大酸浆草”。别名:大酸酸、草麻黄、土麻黄、土大黄、川滇酸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河谷灌丛、山坡岩石上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50cm。根茎木质,褐色;茎直立,分枝多,纤细,有沟纹和白粉。叶片3深裂,裂片线形,中裂片长线形或近线状披针形,长1.53.5cm,两侧耳……...

    查看详情 >>
  • 大金银花2022-10-07 19:23:12

    中药材“大金银花”。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林下。分布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长约8.5厘米,宽约3.8厘米,先端渐尖成急尖,基部圆形或微截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细短柔毛,并有金黄色腺点;叶柄长约1厘米。花腋生,数对排成总状;总梗长约3……...

    查看详情 >>
  • 大青2022-10-07 19:23:11

    中药材“大青”。别名:大青叶、臭大青。出处:大青始载于《别录》,《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古代本草均有记载。在形态描述方面,仍推《纲目》与《植物名实图考》的记述较为详细。《纲目》云:...

    查看详情 >>
  • 大血藤2022-10-07 19:23:11

    中药材“大血藤”。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鉴别:1、本品横切面……...

    查看详情 >>
  • 大避债蛾2022-10-07 19:23:10

    中药材“大避债蛾”。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每年发生1代事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幼虫为害茶、棉、梅、李、桑等树木。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广东等地。原形态:大避债蛾,雄成虫体,翅皆褐色至黑色,翅脉黑色,前翅有半透明的斑纹45……...

    查看详情 >>
  • 大金刀2022-10-07 19:23:10

    中药材“大金刀”。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咯血。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或烘干研粉调油搽患处。备注:(1)三角叶盾蕨(羽裂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 f. deltoidea (Baker) Ching……...

    查看详情 >>
  • 大还魂草2022-10-07 19:23:09

    中药材“大还魂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原形态:分枝感应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515cm,常分枝,基部木质化。偶数羽状复叶,聚生茎顶端,长510cm,叶轴及小叶两面具疏生细长柔毛;小叶812对,稀达16对,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偏斜,小叶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增大,顶部小叶长约1c……...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