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纳2022-10-07 19:21:58

    中药材“婆婆纳”。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性味:淡,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疝气,睾丸炎,白带。用法用量:0.5~1两。别名:狗卵草(《百草镜》),双珠草(《纲目拾遗》),双铜锤、双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卵子草(《四川中药志》),石补钉(《湖南药物志》)。出处:《救荒本草》。生境分布:多生于路边、墙脚、荒草坪……...

    查看详情 >>
  • 孩儿草2022-10-07 19:21:58

    中药材“孩儿草”。别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生境分布:生于田边、坡地,村边之草地上。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披散、多分枝草本。叶小,生于下部的卵形,长约2厘米,生于上部的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约4厘米;叶柄长3~……...

    查看详情 >>
  • 宁波溲疏2022-10-07 19:21:57

    中药材“宁波溲疏”。生境分布:浙江。性味:辛,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补肾截疟,解毒,接骨。主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夜尿,疟疾,疥疮,骨折。用法用量:根3~5钱。外用根捣烂外敷,或叶煎汤外洗。别名:老鼠竹、空心付常山。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及溪旁、路边、岩石边。分布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原形态:灌木,高2米。树皮片状剥落;枝……...

    查看详情 >>
  • 娘娘菜2022-10-07 19:21:57

    中药材“娘娘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200m的田间、山地草原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全株有腺柔毛。茎多分枝,具纵条纹。单叶对生;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7cm,宽25mm,几无柄,先端尖或锐尖,表面有柔毛,沿中脉毛较多。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长,密生腺毛;萼……...

    查看详情 >>
  • 安胎药2022-10-07 19:21:56

    中药材“安胎药”。别名:骨筋草、吓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600m的疏林、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原形态:无柄感应草 多年生常绿小草本,高可达12cm。茎圆柱形,褐色,被棕黄色细柔毛。叶为偶数羽状复叶,绿黄色,聚生于茎顶,当触及时,叶柄及小叶像含羞草一样垂闭,小叶对生,长圆形,歪斜,长0.5lcm,宽0.30.8cm,先端凸尖,基……...

    查看详情 >>
  • 孝扇草根2022-10-07 19:21:56

    中药材“孝扇草根”。出处:《中国药植图鉴》。生境分布:生海滨沙土。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粗长,径约7毫米,伸延于砂中,皮粗,褐色;茎细长,横卧或缠绕,无毛。叶互生;肾状圆形,长2~3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圆,微有小凹或小凸,边缘波状弯曲,基部深心形。质厚,光泽;有长柄。花单生于叶腋,花梗……...

    查看详情 >>
  • 婆罗门参2022-10-07 19:21:55

    中药材“婆罗门参”。别名:土泡参、绿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野荒地、村落路旁,也有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蒜叶婆罗门参 一年工二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圆柱状,粗厚。茎粗壮不分枝或分枝,无毛或被柔毛。叶扁平,条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半抱茎。头状花序大,单生茎顶,长58cm;梗在头状药序下明显膨大,空心;总苞片……...

    查看详情 >>
  • 子楝树叶2022-10-07 19:21:55

    中药材“子楝树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灌木至小乔木。嫩枝被灰褐色或灰色柔毛,纤细,有钝棱。叶对生;叶柄长46mm;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有时为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9cm,宽23.5cm,先端急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初时两面有柔毛,以后变无毛,有细小腺毛;羽状脉,侧脉101……...

    查看详情 >>
  • 安龙香科科2022-10-07 19:21:54

    中药材“安龙香科科”。别名:里苏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原形态:安龙香科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多分枝,细弱弯曲,长6070cm,被小钩毛。叶柄长39mm,被糙伏毛或小钩毛;叶片小,卵圆形或倒圆形,长1.23.8cm,宽0.82.2cm,上面被贴生的糙伏毛,下面被糙硬毛,先端圆形或钝,……...

    查看详情 >>
  • 孔公孽2022-10-07 19:21:54

    中药材“孔公孽”。别名:通石、孔公石。出处:孔公孽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 1.《别录》云:“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陶弘景云:“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结者,为钟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以小双者为殷孽,今人呼为孔公孽。殷孽复溜轻好者为钟乳,虽同一类,而疗体为异,贵贱悬(政和作‘相’,大观作‘悬’)殊。”2.《新修本草》提出不同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