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石榴2022-10-07 19:18:55
中药材“山石榴”。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西南。性味:苦、涩,凉。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 跌打瘀肿:鲜根捣烂酒炒外敷。 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或用果研粉撒患处。 防山蚂蝗叮咬:鲜根皮或鲜果捣烂擦皮肤。 皮肤疥疮:鲜果捣烂放入热水中,经搅拌泛出白色的泡沫,洗。 还可用作清洁洗涤剂。别名:猪肚簕、假石……...
查看详情 >> -
山矾叶2022-10-07 19:18:55
中药材“山矾叶”。出处:《纲目》。生境分布:生长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黄仔叶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不裂;小枝无毛。单叶……...
查看详情 >> -
山羊血2022-10-07 19:18:54
中药材“山羊血”。别名:青羊血。性味:咸,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用法用量:1~2钱,酒冲服或入丸剂服。备注:(1)山羊Capra hircus L.的血液干块亦同作山羊血用。出处:《本草汇言》。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浙扛、广东、广西、西藏、四川、云南等地。产四川、广西、云南、黑……...
查看详情 >> -
山矾根2022-10-07 19:18:54
中药材“山矾根”。别名:土白芷(《闽东本草》)。出处:《闽东本草》。归经:《闽东本草》:...
查看详情 >> -
山稔根2022-10-07 19:18:53
中药材“山稔根”。别名:岗稔根、当梨根、刀莲头、多年片、哆呢根、多年头、哆啤子根、哆唉头。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原形态: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7mm;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4cm,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全缘;离基3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
查看详情 >> -
山矾花2022-10-07 19:18:53
中药材“山矾花”。出处:《江西草药》。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复方:治咳嗽、胸闷:山矾花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水煎当茶饮。出处:出自《江西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乔木。嫩枝褐色。叶互生;……...
查看详情 >> -
山紫菀2022-10-07 19:18:52
中药材“山紫菀”。别名:硬紫菀、土紫菀、蹄叶紫菀、马蹄紫菀。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支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用法用量:2~3钱。别名:葫芦七、大救驾、荷叶七、马蹄紫菀、土紫菀、硬紫菀、蹄叶紫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700m的水边、草甸、山坡、灌丛、林缘及森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
查看详情 >> -
山羊肝2022-10-07 19:18:52
中药材“山羊肝”。出处:《吉林中草药》。原形态:原动物详...
查看详情 >> -
山稗子2022-10-07 19:18:51
中药材“山稗子”。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药》),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山坡林边或疏林中。分布西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秃净草本。根茎横走。茎三棱形。叶线形,长30~50厘米,先端长尖,叶鞘秃净。苞片呈叶状,线形,褐色;穗状花序多数,密……...
查看详情 >> -
山稔叶2022-10-07 19:18:51
中药材“山稔叶”。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原形态: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7mm;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4cm,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全缘;离基3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花单生,紫红色,直径24cm,有长梗;萼管倒卵形,长6mm,有灰茸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