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边菊2022-10-07 19:18:08

    中药材“岗边菊”。别名:大风草。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咳,止痛。用于肺寒喘咳,慢性胃痛。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大风草、鱼鳅串。出处:始载于《粤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丛、草地、溪岸、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琴叶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0……...

    查看详情 >>
  • 岗松2022-10-07 19:18:07

    中药材“岗松”。别名: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性味:辛、苦、涩,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利尿,止痛止痒。 根:用于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胃痛,肠炎,风湿关节痛,脚气病,膀胱炎,小便不利。 全株:外用治湿疹,皮炎,天疱疮,脚癣。 叶:毒蛇咬伤,烧烫伤。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服;全株外用适量,煎水洗。叶:毒蛇咬伤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伤口周围。烧烫伤用干……...

    查看详情 >>
  • 岗柃叶2022-10-07 19:18:07

    中药材“岗柃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2000m的山坡、林缘、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岗柃 灌木或小乔木,高35m;嫩枝圆柱形,有黄褐色长丝毛。单叶互生;叶柄长不过1mm;叶片薄革质,披针形,长4.510m,宽1.22.2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长毛,侧脉常不凹陷……...

    查看详情 >>
  • 岩乌头2022-10-07 19:18:06

    中药材“岩乌头”。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300m的山谷崖石上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原形态:财乌头,多年生草本,高4065cm。块根倒圆锥形,长2.33.6cm,直径911mm,或近圆柱形,长约7cm,直径约5mm。茎直立,无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查看详情 >>
  • 岩冬菜2022-10-07 19:18:06

    中药材“岩冬菜”。别名:海椒七、赤脚大仙、拐脚草、枪花药、绿豆青、狗肝菜、九头狮子草、水甲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石上或阴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原形态:四子马蓝 纤细草本。茎通常匍匐,稀直立。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1。55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浅锯齿。花少数集生……...

    查看详情 >>
  • 岩春草2022-10-07 19:18:05

    中药材“岩春草”。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田埂边或林下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原形态:植株高103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和叶柄基部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3cm,上面有1条纵……...

    查看详情 >>
  • 岗梅根2022-10-07 19:18:05

    中药材“岗梅根”。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西中草药》),七星蔃、山梅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生于荒山坡地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原形态:梅叶冬青,又名:岗梅、槽楼星(《生草药性备要》),假青梅……...

    查看详情 >>
  • 岩七2022-10-07 19:18:04

    中药材“岩七”。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性味:苦、微甘,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喉炎,扁桃体炎,肾炎水肿;外用治骨折肿痛,疮疖,跌打损伤,腰痛。用法用量:1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备注:(1)同属多种植物的根状茎含有强心甙,常具毒性,应用时要特别当心。别名:爬岩夕、小铜锤、大树小黑牛、石莲青。出处:始载于《中国高……...

    查看详情 >>
  • 岩松2022-10-07 19:18:04

    中药材“岩松”。别名:瓦松。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原形态:①黄花岩松 多年生草本,高16~22厘米。根稍分枝,弯曲,向下渐细,如鼠尾状。茎直立,分枝,老时木化;幼枝绿色,有棱;老枝细柱形,灰色,留有叶痕。叶互生,上部排列紧密而呈覆瓦状;叶片线形,长1.8~3.3厘米,宽1.8~3.3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抱茎,全缘。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多数,排……...

    查看详情 >>
  • 岩枇杷2022-10-07 19:18:03

    中药材“岩枇杷”。别名: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600m石山岩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及云南。原形态:锈毛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茎极短,长210cm。密被锈色毡毛。根状茎粗壮,木质化,长4.512cm。叶对生,密集于茎近顶端;叶柄长1.57cm;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12……...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