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背草鞋2022-10-07 19:04:37
中药材“滑背草鞋”。别名:蒲公荚(《广西中草药》),土蒲公英(《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山野路旁。分布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含乳汁。根块状,肉质,圆柱形。基生叶近于无柄,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波状,具刺状细齿。头状花序排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黄色,全部为舌状花,舌片先端5齿裂;总苞圆柱形,苞片数列,……...
查看详情 >> -
火把花2022-10-07 19:04:36
中药材“火把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503000m的多石草坡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东南部。原形态:火把花,灌木,高12m。枝密被锈色星状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被星状绒毛;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小圆齿,两面被星状绒毛。轮伞花序620花,常在侧枝上多数组成侧生簇状、……...
查看详情 >> -
漆树皮2022-10-07 19:04:35
中药材“漆树皮”。出处:《陆川本草》。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外用:捣烂酒炒敷。出处:出自《陆川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 800(3800)m的向阳山坡林内,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以外,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漆树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
查看详情 >> -
漏芦2022-10-07 19:04:35
中药材“漏芦”。别名:狼头花。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层易剥落,根头部膨大,有残茎及鳞片状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黄色,有裂隙,中心有的呈星状裂隙,灰黑色或棕黑色。气特异,味微苦。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炮制:除去杂质,洗净,……...
查看详情 >> -
火头根2022-10-07 19:04:34
中药材“火头根”。别名: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芋姜。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湖北民间取本种的根茎用以毒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500m破坏过的杂木林间或森林、沟谷边缘的路旁,常见于腐殖质深厚的土层中有时也见于石隙中平地和高山都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原形态:盾叶薯蓣,缠绕草质藤本。根茎……...
查看详情 >> -
火焰草2022-10-07 19:04:34
中药材“火焰草”。别名:红瓦松、狗牙风。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火焰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15cm。全株被腺毛。茎直立,较纤细,有多数斜上分枝,基部略木质化。叶互生;叶柄长48mm;叶片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mm,宽……...
查看详情 >> -
漆树木心2022-10-07 19:04:33
中药材“漆树木心”。出处:《陆川本草》。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出处:出自《陆川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 800(3800)m的向阳山坡林内,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以外,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漆树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
查看详情 >> -
火油草2022-10-07 19:04:33
中药材“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痛;外用于风湿骨痛,产后关节痛,跌打肿痛。用法用量:鲜叶2两,水煎冲酒(0.5~1两)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水煎洗患处。别名:走马风。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林缘、路旁草地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
查看详情 >> -
漆大姑根2022-10-07 19:04:32
中药材“漆大姑根”。出处:《广州常用草药集》。功能主治:《广州常用草药集》:...
查看详情 >> -
漆树根2022-10-07 19:04:32
中药材“漆树根”。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