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蓝2022-10-07 19:00:29
中药材“甘蓝”。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出处:《本草拾遗》。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有栽培。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具白粉。基生叶广大,肉质而厚,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40厘米。如牡丹花瓣样,层层重叠,至中央密集成球形,内部的叶白色……...
查看详情 >> -
瓶蕨2022-10-07 19:00:29
中药材“瓶蕨”。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700m的溪边树干上或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原形态:中型附生蕨类,植株高1530cm。根茎坚硬,灰褐色,长而横走,被黑褐色有光泽的多细胞节状毛,后脱落;叶腋间的芽密被节状毛。叶膜质,远生,相距35cm,沿根茎在同……...
查看详情 >> -
甜瓜叶2022-10-07 19:00:28
中药材“甜瓜叶”。出处:《嘉佑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甜瓜皮2022-10-07 19:00:28
中药材“甜瓜皮”。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甜瓜花2022-10-07 19:00:27
中药材“甜瓜花”。出处:《本草图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甜根子草2022-10-07 19:00:27
中药材“甜根子草”。别名:割手密。出处:始载于《亚洲文会会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沟边、田边及旷野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福建等地。原形态:甜根子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长。秆高14m,节上具银白色长毛,节下有白粉,在花序下有白色柔毛。叶鞘长于节间,除鞘口生柔毛及基部有柔毛外,余均无毛;叶舌钝,长约2mm,具小纤毛;叶片长可达100c……...
查看详情 >> -
甘蔗皮2022-10-07 19:00:26
中药材“甘蔗皮”。出处:《纲目》。化学成分:甘蔗皮的蜡中含醛类、醇类、酸类和烃类等成分,还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疳,秃疮,坐板疮。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复方:①治小儿口疳:蔗皮烧研掺之。(《简便单方》) ②治鬎疬初起:紫甘蔗皮烧存性,香油调搽。(《百草镜》) ③治坐板疮:甘蔗皮烧存性,香油调涂。(《周益生家宝方》)。出处:出自《……...
查看详情 >> -
甘蔗2022-10-07 19:00:26
中药材“甘蔗”。别名:红甘蔗。生境分布:南方各省。化学成分: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allcollic acid)、甘氨酸、乌头酸等。 未成熟甘蔗汁中含酚性物质及鞣质。 蜡质中含甾醇等。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除热止渴,和中,宽隔,行水。主治发热口干,肺燥咳嗽,咽喉肿痛,心胸烦热,反胃呕吐,妊娠水肿。用法用量:鲜秆1~3两,水煎或榨汁冲服。别名:……...
查看详情 >> -
甜果藤2022-10-07 19:00:25
中药材“甜果藤”。别名:定心藤、铜钻。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疸,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黄马胎、假丁公藤、铜钻、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黄九牛、电铜钻、黄藤、走马胎、羊不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查看详情 >> -
甜橙2022-10-07 19:00:24
中药材“甜橙”。别名:黄果(《滇诲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新会橙(《植物名实图考》),广橘(《中国树木分类学》)。雪柑、印子柑、广柑(《广州植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整理本。生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2~3米。分枝多,无毛,小枝呈扁压状的棱角,无刺或稍有刺。叶退化呈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