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风草2022-10-07 18:57:33

    中药材“知风草”。生境分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散瘀。主治跌打内伤。用法用量:知风草2钱,大血藤5钱,骚羊古3钱,煎水兑酒服。别名:程咬金。出处:始载于《大明一统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原形态:知风草 多年生草本。秆丛生或单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10cm,粗壮,径约4……...

    查看详情 >>
  • 省沽油根2022-10-07 18:57:32

    中药材“省沽油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干山坡、路旁、溪谷两旁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态:省沽油 落叶灌木,高25m。树皮紫红色或灰褐色,有纵棱。枝条绿白色。三出复叶对生;叶柄长2.58cm;有早落性托叶;小叶3枚,中间小叶柄长510mm,两侧小叶柄长12mm;叶片椭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查看详情 >>
  • 睡菜根2022-10-07 18:57:32

    中药材“睡菜根”。别名: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出处:《吉林中草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省藤2022-10-07 18:57:31

    中药材“省藤”。别名:红藤、赤藤、黄藤。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台湾、云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驱虫,利尿,祛风镇痛。主治蛔虫,蛲虫,绦虫,小便热淋涩痛,齿痛。用法用量:1.5~3钱,水煎服。别名:红藤、赤藤。出处:省藤始载于《本草拾遗》,云:“生南地深山,皮赤如指,堪缚物,片片自解也。”所述产地及形态,与今棕榈科黄藤一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见于中海拔……...

    查看详情 >>
  • 看麦娘2022-10-07 18:57:31

    中药材“看麦娘”。别名:牛头猛、山高粱、道旁谷。性味:淡,凉。功能主治:利湿消肿,解毒。用于水肿,水痘;外用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脚。别名:牛头猛、山高粱、路边谷、道旁谷、油草、棒槌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较低之田边及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原形态:看麦娘 一年生草本。秆少数丛生,细瘦,光滑……...

    查看详情 >>
  • 知母2022-10-07 18:57:30

    中药材“知母”。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性状: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贮……...

    查看详情 >>
  • 真藓2022-10-07 18:57:29

    中药材“真藓”。别名: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出处:1.《别录》下品记有屋游,云:“屋游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2.《本草经集注》云:“此瓦屋上青苔衣也。”3.垣衣在《别录》列为中品,云:“生古垣墙阴或屋上。”4.《纲目》云:“此乃砖墙城垣上苔衣也。生屋瓦上者,即为屋游。”屋游及垣衣其原植物均与本品相似。此皆指阴湿墙头及屋顶上习见的真藓。生境分布……...

    查看详情 >>
  • 眼睛草2022-10-07 18:57:29

    中药材“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退翳明目。 角膜云翳,急性结膜炎:鲜品适量煎水,冷却过滤滴眼,每日2~3次。 水火烫伤: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望北京、石骨丹、一支林、乌来草、下山连、山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至高海拔的密林下溪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查看详情 >>
  • 瞿麦2022-10-07 18:57:28

    中药材“瞿麦”。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性状:瞿麦:茎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60c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光滑无毛,节明显,略膨大,断面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叶片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枝端具花及果实,花萼筒状,长2.7~3.7cm;苞片4~6,宽卵形,长约为萼筒的1/4;花瓣棕紫色或棕黄色,卷曲,先端深裂成丝状。蒴果长筒形,与宿萼等长。种子……...

    查看详情 >>
  • 省沽油2022-10-07 18:57:28

    中药材“省沽油”。别名:水条。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湖北。功能主治:干咳:果实3~4钱,水煎服。 妇女产后瘀血不净:鲜根2两,红花5钱,茜草1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别名:珍珠花(《救荒本草》),双蝴蝶(《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救荒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或溪谷两旁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落叶灌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