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苏苞2022-10-07 18:53:23

    中药材“紫苏苞”。出处:《本草逢原》。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紫金龙2022-10-07 18:53:22

    中药材“紫金龙”。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性味:辛、微苦,凉。有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消炎,镇痛,止血,降压。用于各种疼痛,跌打损伤,高血压;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3~5分,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根研粉撒患处。别名:黑牛膝、川山七、串枝莲(《云南中草药》),豌豆跌打、大麻药(《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豌豆七(《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

    查看详情 >>
  • 紫葛2022-10-07 18:53:22

    中药材“紫葛”。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出处:1.紫葛始载于《新修本草》,谓:“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径二三寸,苗长丈许。”2.《蜀本图经》谓:“蔓生,叶似蘡薁,根皮肉俱紫色,所在山谷有之,今出雍州,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3.《日华子》曰:“紫葛有两种,此即是藤生者。”4.《本草图经》曰:“紫葛,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

    查看详情 >>
  • 紫金标2022-10-07 18:53:21

    中药材“紫金标”。别名:红花紫金标、九节莲、对节兰、蓝花岩陀(《云南中草药》),风湿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地埂边。分布云南、四川、西藏。原形态:小角柱花,又名:小蓝雪。 多年生草本,高0.5~1米,基部常木质。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

    查看详情 >>
  • 紫革耳2022-10-07 18:53:20

    中药材“紫革耳”。别名:光革耳、蘑菇。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云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别名:光革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或伐桩上。夏季丛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河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子实体初期肉质,后变为强韧革质。菌盖扁平,后为漏斗形,罕为贝壳……...

    查看详情 >>
  • 紫贝2022-10-07 18:53:20

    中药材“紫贝”。别名: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台湾、福建等地。原形态:①蛇首眼球贝 贝壳小型,坚固,略呈卵圆形。壳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高约1.5厘米。贝壳表面被有一层珐琅质,光滑,有美丽的光泽。成贝的螺旋部为珐琅质所埋没,体螺层占全壳极大部分。贝壳周缘呈深褐色,……...

    查看详情 >>
  • 紫葳茎叶2022-10-07 18:53:19

    中药材“紫葳茎叶”。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紫藤子2022-10-07 18:53:19

    中药材“紫藤子”。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江苏植药志》),土木鳖(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紫薇根2022-10-07 18:53:18

    中药材“紫薇根”。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紫靛2022-10-07 18:53:18

    中药材“紫靛”。别名:假杜鹃、吐红草、地狗胆、蓝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四川。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血截疟。 四川西昌地区用本品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消疹止痒。别名:蓝花草、吐红草、地狗胆、青藤、刺牛膝、白牛膝、假红蓝、洋杜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生于村边或路旁。现广植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