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茵陈蒿2022-10-07 18:46:27

    中药材“茵陈蒿”。别名:因尘(《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蔯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绵茵陈(《本经逢原》),绒蒿、细叶青蒿(《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蒿、安吕草(《江苏植药志》),婆婆蒿(《山东中药》),野兰蒿(《湖南药物志》)。出处:《本经》。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砾地。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主产……...

    查看详情 >>
  • 茄叶2022-10-07 18:46:27

    中药材“茄叶”。出处:《开宝本草》。化学成分:叶含龙葵碱0.002~0.03%。全植物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咪唑乙胺、澳洲茄胺、龙葵碱、精氨酸葡萄糖甙、咖啡酸等。药理作用:参见...

    查看详情 >>
  • 茨菇草2022-10-07 18:46:26

    中药材“茨菇草”。别名:催生草、灵芝草、箭叶大油芒。生境分布:宁夏、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催产。主治难产,月经过多,胸闷气胀,阳痿。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催生草、灵芝草。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和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8~30厘米,宽8~15毫米,先……...

    查看详情 >>
  • 茴香根2022-10-07 18:46:25

    中药材“茴香根”。出处:《本草图经》。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柠檬烯等。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豆甾醇、伞形花内酯。性味:辛甘,温。 ①《草木便方》:...

    查看详情 >>
  • 茴香虫2022-10-07 18:46:25

    中药材“茴香虫”。别名:黄凤蝶、金凤蝶、芹菜金凤蝶[成虫名]。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性味:甘、辛,平。注意:胃有热及体虚者忌服。功能主治:主治胃气痛,小肠疝气及噎膈。用法用量:先用酒将虫醉死,放瓦上焙干,研末,酒服或开水送服,每周服1次。成人每次服3条,小儿每次服1条。别名:蘹香虫(《纲目》)。出处:《本草衍义》。原形态:体长圆形,密被鳞片和丛毛;体长约4厘米……...

    查看详情 >>
  • 茯苓皮2022-10-07 18:46:24

    中药材“茯苓皮”。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部白色或灰棕色。体软质松,具有弹性。性味:甘淡,平。 《四川中药志》:...

    查看详情 >>
  • 茭白2022-10-07 18:46:23

    中药材“茭白”。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茭瓜、茭耳菜(《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生境分布:生长于湖沼水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原形态:菰(《别录》)又名:蒋草(《说文》),菰蒋草、茭草(陶弘景)。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

    查看详情 >>
  • 茜草2022-10-07 18:46:23

    中药材“茜草”。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贮藏:置……...

    查看详情 >>
  • 茖葱2022-10-07 18:46:22

    中药材“茖葱”。别名:格葱(《千金·食治》),山葱(《唐本草》),隔葱、鹿耳葱(《救荒本草》)。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荫、草甸。分布于东北、华北、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长椭圆形,鳞茎皮成丝网状。叶具长柄,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平行脉。花茎长30~60厘米: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

    查看详情 >>
  • 茯神木2022-10-07 18:46:22

    中药材“茯神木”。别名:黄松节(《药性论》),松节(《脚气治法总要》),茯神心(《卫生宝鉴》),茯神心木(《本草备要》)。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