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毛2022-10-07 18:31:16

    中药材“骆驼毛”。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

    查看详情 >>
  • 高原点地梅2022-10-07 18:31:15

    中药材“高原点地梅”。别名:朵的[藏名]。生境分布:四川、西藏。性味:淡,平。功能主治:除湿利尿。主治关节疼痛。用法用量:配方用,2~4钱。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向阳干燥的山坡、疏林下和林缘砂石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具少数支根。叶基生……...

    查看详情 >>
  • 驴耳风毛菊2022-10-07 18:31:15

    中药材“驴耳风毛菊”。别名:狗舌头、驴耳朵、风毛菊。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地荒地或森林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原形态:草地风秘菊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具根状茎;地上茎近无毛。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部叶渐小,全缘,下面有腺……...

    查看详情 >>
  • 骨碎补2022-10-07 18:31:14

    中药材“骨碎补”。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

    查看详情 >>
  • 驴肉2022-10-07 18:31:14

    中药材“驴肉”。出处:《千金·食治》。原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 体形如马而较小,成横的长方形。头大,眼圆,耳长。面部平直,头颈高扬,颈部较宽厚,鬃毛稀少。四肢粗短,蹄质坚硬。尾基部粗而末梢细。体毛厚而短,有黑色、栗色、灰色3种。颈背部有一条短的深色横纹,嘴部有明显的白色嘴圈。耳廓背面同身色,内面色较浅,尖端几呈黑色。腹部及四肢内……...

    查看详情 >>
  • 骡宝2022-10-07 18:31:13

    中药材“骡宝”。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微咸。注意:脾弱、腹泻及疳疾者慎用。功能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等症。用法用量:0.3~1钱,研末,临服冲入复方药液中。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产于四川。原形态:①骡(《吕氏春秋》) 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体形偏似马,叫声似驴;颈上缘毛、尾毛及耳长,则介于马、驴之间……...

    查看详情 >>
  • 骆驼蹄草2022-10-07 18:31:12

    中药材“骆驼蹄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低山坡、荒地及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原形态:骆驼蹄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茎斜上升,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对生,肉质,长椭圆形,扁形,扁平,呈“八”字形排列于叶轴顶端。花成对长于叶腋,花瓣5片,橙红色;雄蕊10。蒴果长纺锤形。化学成分:全草含三萜皂甙、鞣质、生……...

    查看详情 >>
  • 驴蹄草2022-10-07 18:31:12

    中药材“驴蹄草”。别名:驴蹄菜、立金花。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用法用量:根、叶1~2钱;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别名:马蹄叶、马蹄草。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6004000m的山地溪谷边、湿草甸或草坡、林下较阴湿处。 2.生于沼泽地、河边草地、山谷边或浅水……...

    查看详情 >>
  • 驴脂2022-10-07 18:31:11

    中药材“驴脂”。别名:驴膏(张文仲)。出处:《食疗本草》。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

    查看详情 >>
  • 驹胞衣2022-10-07 18:31:11

    中药材“驹胞衣”。出处:《纲目》。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