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鮠鱼2022-10-07 18:30:49
中药材“鮠鱼”。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经集注》。生境分布:分布长江流域。原形态:体延长,长约25厘米,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
查看详情 >> -
鱼蓼2022-10-07 18:30:48
中药材“鱼蓼”。别名:蓼草、大马蓼、水辣蓼、、水蓼、旱辣蓼、辣蓼、蛤蟆腿、节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湿地、沟渠水边。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120cm。茎直立。叶互生;叶柄较短,生粗硬刺毛;托叶鞘筒状,无毛,先端截形,具多数脉;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微钝,基部楔形,上面有新月形斑点,绿……...
查看详情 >> -
鱼香根2022-10-07 18:30:48
中药材“鱼香根”。出处:《分类草药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鱼油2022-10-07 18:30:47
中药材“鱼油”。别名:鱼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暖水性底层魟类,栖息于近海沙泥质海底,主食贝类与甲壳类,冬季生活于深水处,夏季移栖于内湾浅水区,有时溯江而上,也可生活于淡水。 2.暖水性大型魟类,栖息于近海底层,卵胎生。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我办发布于东海和南海。原形态:1.赤魟,体盘亚圆形,平扁,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一般重12……...
查看详情 >> -
鮧鱼鳔2022-10-07 18:30:47
中药材“鮧鱼鳔”。别名:鲶鱼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
查看详情 >> -
鮧鱼尾2022-10-07 18:30:46
中药材“鮧鱼尾”。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鰕虎鱼2022-10-07 18:30:46
中药材“鰕虎鱼”。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生境分布:分布我国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原形态: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眼中等大,呈背……...
查看详情 >> -
鮧鱼涎2022-10-07 18:30:45
中药材“鮧鱼涎”。出处:《本草图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鱵鱼2022-10-07 18:30:45
中药材“鱵鱼”。别名: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出处:《纲目》。生境分布: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缘微凸,尾部渐细。体长约16~24厘米,头长,前端尖,顶部及两侧面平坦,腹面较狭。口小。眼……...
查看详情 >> -
鱼脑石2022-10-07 18:30:44
中药材“鱼脑石”。别名:鱼首石、鱼枕骨。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利尿,排石。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解野蕈毒。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及鼻炎。用法用量:1~2钱,研末服。外用研末。别名:石首鱼头石(《千金方》),石首鱼脑中枕(《日华子本草》),石首鱼魫(《濒湖集简方》),石首骨(《本草汇言》),黄鱼脑石、鱼首石(《浙江中药手册》)。出处:《药材资料汇编》。生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