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2022-10-07 19:35:25

    中药材“三七”。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

    查看详情 >>
  • 凉三七2022-10-07 19:30:35

    中药材“凉三七”。别名:路党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m左右的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原形态:茎高3040cm。黄色,具细棱,下面无毛或被短柔毛,上面密被腺柔毛。茎下部的叶匙形,长35cm,宽0.41.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长柄,边缘具短缘毛,中脉隆起;茎上部的叶披针形,长25cm,宽28mm,先端钝或尖,基部楔……...

    查看详情 >>
  • 土三七2022-10-07 19:26:06

    中药材“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多生于灌木丛缘、杂草丛、沟边等处。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少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有柄,中部叶基部抱茎,叶片长圆形,不规则羽裂,长5~10厘米,宽2~4厘米。头状花序顶生成簇;花黄色,缘花舌状,盘花管状,5齿裂;总苞片1列,基部有附加的小苞片,状如花萼。瘦果圆柱形有棱,……...

    查看详情 >>
  • 太白三七2022-10-07 19:22:30

    中药材“太白三七”。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崩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2~3钱。出处:《陕西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地及林缘。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全体无毛。块根纺锤形,褐色,长1.5~3厘米。茎直立,纤细,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下部叶为3回羽状复叶,卵形,……...

    查看详情 >>
  • 姜三七2022-10-07 19:22:10

    中药材“姜三七”。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外用治虫蛇咬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研粉或用炭粉撒敷患处。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涧、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矮小秃净草本,有香味。叶数枚,卵形,二列……...

    查看详情 >>
  • 景天三七2022-10-07 19:14:46

    中药材“景天三七”。别名: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性味:甘、微酸,平。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安神镇痛。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心悸,烦躁失眠;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用法用量:0.3~1两,或鲜品2~3两捣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土三七(《植物名实图考》),八仙草……...

    查看详情 >>
  • 海南三七2022-10-07 19:05:51

    中药材“海南三七”。别名:山田七、圆山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地阳处;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原形态:海南三七,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先出叶,后开花;叶柄短,槽状;叶片长椭圆形,长1727cm,宽7.59.5cm,叶面淡绿色,中脉两侧深绿色,叶背紫色。头状花序有花46朵,生于长4.57cm的紫褐色苞片中,春季直接自根……...

    查看详情 >>
  • 牛角三七2022-10-07 19:03:08

    中药材“牛角三七”。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 2.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 3.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 4.寒兰生于山坡林下。 5.多花兰生于山坡林下岩石边或附生树上。 6.台兰于山坡地上或树上半附生。 资源分布:1.建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 2.春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各地有栽培……...

    查看详情 >>
  • 白背三七2022-10-07 18:59:02

    中药材“白背三七”。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原形态:白子菜,又名:鸡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

    查看详情 >>
  • 红三七2022-10-07 18:53:06

    中药材“红三七”。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长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潮湿地方,常见于黄沙泥地中。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等地。产四川、陕西等地。原形态:支柱蓼,又名:九牛造。 多年生草本……...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