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南星2022-10-07 18:47:46

    中药材“花南星”。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浅裂南星,多年生草本。……...

    查看详情 >>
  • 苦菜2022-10-07 18:46:39

    中药材“苦菜”。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用于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痛,黄水疮,阴囊湿疹。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香油调敷患处。别名:荼、芑(《诗经》),荼草、……...

    查看详情 >>
  • 草血竭2022-10-07 18:45:53

    中药材“草血竭”。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性味:苦、涩,微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肠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外用适量,干粉敷患处。备注:(1)同属植物圆穗蓼(球花蓼、拳参)Polygonum……...

    查看详情 >>
  • 覆盆子根2022-10-07 18:40:16

    中药材“覆盆子根”。出处:《纲目》。功能主治:治呕逆,目翳。复方:①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覆盆子根、枣(青州者,去核)、人参、白茅根、灯芯、半夏(汤洗七遍,焙)、前胡(去芦头)、白术各等分。上八味,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覆盆饮) ②治痘后目翳:取覆盆根洗、捣、澄粉,日干,蜜和少许,点于翳丁上,日二、三次,……...

    查看详情 >>
  • 鸡谷草2022-10-07 18:29:08

    中药材“鸡谷草”。别名:粘身草、粘人草、鸡谷根。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暑热小便短赤。用法用量:3~5钱。别名:竹节草、紫穗茅香(《岭南科学杂志》),粘人草(《广州常见经济植物》),草子花(《广州植物志》),蜈蚣草,过路蜈蚣草、粘身草、鬼谷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长于山……...

    查看详情 >>
  • 黄瓜2022-10-07 18:26:46

    中药材“黄瓜”。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化学成分:种子含多种氨基酸:β-吡唑丙氨酸(BPyrazolyalalanine.C6H9O2N3)、缬氨酸等。性味:黄瓜:甘,寒。 黄瓜藤:苦,平。功能主治: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 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

    查看详情 >>
  • 三叶铜钱草2022-10-07 19:35:13

    中药材“三叶铜钱草”。别名:山酢浆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杂木林下及灌丛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原形态:白花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短缩茎,有疏毛。根茎匍匐,细弱,有淡褐色鳞片和连串的纺锤形小鳞茎,侧根纤细。叶基生;叶柄长约57cm,近无毛;小叶3片,倒心形,宽12cm,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梗细长,……...

    查看详情 >>
  • 人指甲2022-10-07 19:32:38

    中药材“人指甲”。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出处:《本草衍义》。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性味:甘咸,平。 ①《日华子本草》:...

    查看详情 >>
  • 倒卵叶五加2022-10-07 19:32:13

    中药材“倒卵叶五加”。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灌丛和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原形态:直立灌木。小枝无毛,节上有刺12个;刺细长下弯,基部不膨大。叶有5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细长,长2.55cm,有时枝上部的近于无柄,无毛,无刺;小时片倒卵形,长2.55cm……...

    查看详情 >>
  • 光叶海桐根2022-10-07 19:31:52

    中药材“光叶海桐根”。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间阴湿夺、山坡、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光叶海桐,常绿灌木,高23m。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株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0cm,宽13.5cm,先端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