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草乌2022-10-07 19:23:25

    中药材“大草乌”。别名:昆明堵喇、草乌。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1002500m的山地灌木丛2.中生于海拔32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会理、贵州西部和云南中部。 2.分布于四川普格,云南东北部。原形态:1.黄草乌,多年生昌本。块根椭圆球形或胡萝卜形,长2.57cm,直径约1cm。茎缠绕,长达4m,有分枝,……...

    查看详情 >>
  • 天蓬草2022-10-07 19:22:34

    中药材“天蓬草”。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指甲草(《浙江中医杂志》23(10):17,1958),雪里开花(《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滨繁缕《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越年生……...

    查看详情 >>
  • 奴柘刺2022-10-07 19:22:21

    中药材“奴柘刺”。出处:《本草拾遗》。性味:《本草拾遗》:...

    查看详情 >>
  • 宝盖草2022-10-07 19:21:51

    中药材“宝盖草”。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肿解毒。用于黄疸型肝炎,淋巴结结核,高血压,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外用治跌打伤痛,骨折,黄水疮。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粉撒患处。别名: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滇南本草》),珍珠莲(《植物名实图考》),……...

    查看详情 >>
  • 密花草2022-10-07 19:21:40

    中药材“密花草”。别名:田繁缕。生境分布: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尿路感染:全草0.5~1两,水煎服。 痈疖:鲜全草1~2两,捣烂外敷或水煎服。 口腔炎:鲜全草1~2两,含漱或水煎服。别名:节节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边或溪边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730……...

    查看详情 >>
  • 小肺筋草2022-10-07 19:20:26

    中药材“小肺筋草”。别名:粉条儿莱(《救荒本草》),小肺金草(《草木便方》),土瞿麦(《分类草药性》),蛆儿草、一窝蛆、肺痨草(《四川中药志》),蛆芽草(《陕西植药调查》),蛆婆草、肺风草、肺痈草、金线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虫草(《湖南药物志》),银针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地区阳光充足之处。分布自甘肃南延至……...

    查看详情 >>
  • 小金钱草2022-10-07 19:20:00

    中药材“小金钱草”。别名:荷包草(《百草镜》),肉馄饨草(《眼科要览》),金锁匙(《纲目拾遗》),黄疸草(《中国植物图鉴》),小马蹄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螺丕草(《福建民间草药》),小铜钱草、酒杯窝(《广西中兽医药植》),金挖耳、鸡眼草、小灯盏菜(《广西中药志》),小迎风草、小碗碗草(《四川中药志》),小元宝草(《上海常用中草药》),落地金钱(《福建中草……...

    查看详情 >>
  • 慈乌2022-10-07 19:16:41

    中药材“慈乌”。出处:《纲目》。生境分布: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原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豹《古今注》),鹎乌(《尔雅》郭璞注),慈鸦(《嘉佑本草》),哺公(《尔雅翼》),鸖鸭(《小尔雅》宋咸注)。 体长约30厘……...

    查看详情 >>
  • 扶芳藤2022-10-07 19:16:14

    中药材“扶芳藤”。别名:换骨筋、小藤仲、爬行卫矛。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咯血,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风湿性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用法用量:2~4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研粉撒患处或捣烂敷患处。别名:滂藤(《本草拾遗》),岩青杠、岩青藤、万年青(《贵州民间药物》),卫生草、千斤藤、山百足(《广西药植名录》……...

    查看详情 >>
  • 扭肚藤2022-10-07 19:16:10

    中药材“扭肚藤”。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用法用量:0.5~1两。别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岭南采药录》),左扭藤(《岭南草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生境分布:野生,常攀援于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产于广东等地。原形态:藤状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