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兰2022-10-07 18:35:06
中药材“银兰”。生境分布:陕西、浙江、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高热不退,口干,小便不通。用法用量:鲜全草1两,忍冬藤、醉鱼草根、甘草各3~5钱,水煎服。别名:鱼头兰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和甘肃(南部)、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查看详情 >> -
金刚口摆2022-10-07 18:36:28
中药材“金刚口摆”。别名:黄栀子。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南部。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22厘米,宽0.6~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微凹,下面隆起。伞房花序生于枝顶;花淡黄色,花梗细,长6~10……...
查看详情 >> -
辣子草2022-10-07 18:38:45
中药材“辣子草”。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生境分布:浙江、江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消炎。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1~2两;外用干粉外敷。别名:兔儿草、铜锤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庭园、荒地或山坡。分布西南和浙江、江西。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
查看详情 >> -
蝮蛇骨2022-10-07 18:41:09
中药材“蝮蛇骨”。出处:《本草拾遗》。功能主治:《本草拾遗》:...
查看详情 >> -
蔷薇花2022-10-07 18:43:33
中药材“蔷薇花”。别名:刺花(《纲目》),白残花(《药材资料汇编》),柴米米花(《江苏植药志》)。出处:《医林纂要》。生境分布:多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新疆等地。主产浙江、江苏等地。原形态:多花蔷薇,又名:墙麻、牛棘、墙薇(《本经》),牛勒、山枣(《吴普本草》……...
查看详情 >> -
草金杉2022-10-07 18:46:00
中药材“草金杉”。别名:七头风,糙叶地丁、松香草、野杉根(《红河中草药》)。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紫黑色,上部分枝伸展,具纵沟,疏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革质,粗糙;叶片线形,长2~5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尖,基部耳状抱茎,全缘,反卷,上面暗绿色,疏被白色短毛,下面密被白色或棕黄色长绵毛。头状花序单生枝顶及叶腋,花梗密被棕……...
查看详情 >> -
芒气笋子2022-10-07 18:48:23
中药材“芒气笋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河边湿地。 资源分布:广布南北各地。原形态:芒,宿根多年生草本,秆较高大,高12m。无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叶鞘均长于节间,除鞘口有长柔毛外,余均无毛;叶舌钝圆,长12mm先端具纤毛;叶片线形,长2050cm,宽610mm,无毛,或下面疏具柔毛并被白粉。圆锥花序扇形,长1540cm,主轴无毛或被短毛,公……...
查看详情 >> -
紫青藤2022-10-07 18:53:12
中药材“紫青藤”。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3002150m的向阳山地、灌丛、林缘、丘陵、山坡路旁。原形态:牯岭勾儿茶 落叶藤状攀援灌木,高约3m,小枝平展,黄色,后变淡褐色。叶互生;叶柄长0.61……...
查看详情 >> -
秦艽2022-10-07 18:55:33
中药材“秦艽”。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性状: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微涩。 麻花艽: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
查看详情 >> -
益母草2022-10-07 18:57:56
中药材“益母草”。别名: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性状: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边缘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