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猪胆2022-10-07 18:37:14

    中药材“野猪胆”。别名:山猪胆。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解毒消炎。外治疮肿,瘭疽,烫火伤。 治烫火伤:黄柏研极细末,用野猪胆汁调涂患处。 治恶疮肿毒:野猪胆汁捣葱白敷患处。出处:《食疗本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铜棒锤2022-10-07 18:34:56

    中药材“铜棒锤”。别名:铜锤紫堇。性味:辛、微苦,平。有毒。注意:不宜与金牛七同用。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皮肤瘙痒。用法用量:0.5~1钱,水煎或泡酒服。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湿润的山坡。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形,常数个簇生,褐色,长1~1.5厘米,粗约4毫米。茎直立……...

    查看详情 >>
  • 银白杨叶2022-10-07 18:34:46

    中药材“银白杨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生于湿润肥沃的沙质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乔木。高达25cm。树皮光滑;灰褐色或灰白色,老树基部黑色粗糙;树冠圆形。小枝圆筒形,光滑,赤褐色,萌枝被柔毛。芽卵形或卵圆形,无毛,微有粘质。中互生;叶柄侧扁,长26cm;叶三角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近等,长36cm,先端钝尖……...

    查看详情 >>
  • 骆驼毛2022-10-07 18:31:16

    中药材“骆驼毛”。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

    查看详情 >>
  • 黄秦艽2022-10-07 18:26:37

    中药材“黄秦艽”。别名:丽江金不换、金不换、大苦参、滇黄芩、黄龙胆。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毒,杀虫。 肺热咳嗽:根1钱,水煎分3次服。 阿米巴痢疾:黄秦艽5分,草血竭1钱,水煎服。 烧伤:研细末调凡士林外搽。 此外尚可治黄疸型肝炎,蛔虫病,痈疮肿毒等。别名:金不换、滇黄芩、丽江金不换、大苦参、黄龙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查看详情 >>
  • 黄花小二仙草2022-10-07 18:26:27

    中药材“黄花小二仙草”。别名:石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荒山砂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细弱分枝草本,高1030cm。茎近直立或披散,粗糙而多少被粗毛。叶对生;近柄;叶片条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2.5cm,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粗糙而多少被粗毛;茎上部的叶互生。圆锥花序……...

    查看详情 >>
  • 龙葵根2022-10-07 18:24:29

    中药材“龙葵根”。出处:《本草图经》。性味:《纲目》:...

    查看详情 >>
  • 龙虱2022-10-07 18:24:24

    中药材“龙虱”。别名:水鳖虫(《江苏中药名实考》),射尿龟、尿缸贼(《陆川本草》),水龟子(《中药志》)。出处:《纲目拾遗》。生境分布:分布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主产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原形态:体长圆形,长2.4~2.8厘米。背面深橄榄绿色,唇基,前胸背板外缘、鞘翅两侧绿黄色。头部近扁平,中央微隆起;前头两侧有浅凹陷及小……...

    查看详情 >>
  • 凹头苋2025-04-21 10:44:38

    凹头苋,苋科苋属植物。草本。茎伏卧而上升,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顶端凹缺,有1芒尖。花成腋生花簇,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淡绿色。胞果扁卵球形,不裂...

    查看详情 >>
  • 一匹草2022-10-07 19:35:56

    中药材“一匹草”。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咳,消食积。用于跌打损伤,妇女体虚,小儿咳嗽,百日咳。用法用量:2~5钱。水煎服或酒泡服。别名:一匹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生境分布:生于大山岩边的干燥地区。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丛生于节处,粗细均匀,微扭曲,灰白色。密生绒毛。茎圆柱形,长可达6……...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