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爪金龙2022-10-07 19:35:03
中药材“三爪金龙”。别名:爬山虎。生境分布:攀附于墙壁或树干上。分布于湖北、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原形态:落叶木质攀援藤本,多分枝;枝粗壮,土褐色,有多数短小而分枝的卷须;卷须顶端扩大成圆形吸盘,借以攀附于墙壁或树干上,与叶成对生状。叶柄长5~12厘米;叶为掌状3小叶,中间小叶卵形或宽披针状卵形,长6~12厘米,宽2~7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楔形……...
查看详情 >> -
黍茎2022-10-07 18:25:44
中药材“黍茎”。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出处:《食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黄瑞木2022-10-07 18:26:54
中药材“黄瑞木”。别名:乌珠子、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根:用于鼻衄睾丸炎,腮腺炎。 鲜叶:外用治疖肿,毒蛇咬伤,毒蜂螫伤。用法用量:根0.5~1两。外用适量,根磨洗米水搽患处。别名: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
查看详情 >> -
鹧鸪2022-10-07 18:28:10
中药材“鹧鸪”。别名: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各省。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色;颊部白色,下缘有黑纹;颏和喉均白色。上背黑。满布眼状白斑,羽端级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亦黑,杂以波状狭纹,外侧尾羽端部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
查看详情 >> -
鸡眼草2022-10-07 18:29:23
中药材“鸡眼草”。别名:人字草、三叶人字草、掐不齐、老鸦须、铺地锦、白斑鸠窝。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止泻。用于胃肠炎,痢疾,肝炎,夜盲症,泌尿系感染,跌打损伤,疔疮疖肿。用法用量:0.3~1两。备注:(1)竖毛鸡眼草(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n (Maxim.)Makino全草亦作鸡眼草入药。 (2)配……...
查看详情 >> -
鲜地黄2022-10-07 18:30:34
中药材“鲜地黄”。别名:生地黄(《本草经集注》),鲜生地(《本草便读》)。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生境分布:产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马心2022-10-07 18:31:46
中药材“马心”。出处:《别录》。注意:盂诜:...
查看详情 >> -
闹狗药2022-10-07 18:34:05
中药材“闹狗药”。别名:小鸡骨常山、见血飞。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岩山灌木林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小鸡骨常山,又名:阿斯木、羊角棉。 常绿灌木,高1米余。茎直立,老干灰色,顶部幼枝深绿色,具有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皮孔。叶4枚轮生,披针形,长8厘米左右,宽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全缘,上面绿色,下面青灰色,主脉及侧脉明显隆起;无……...
查看详情 >> -
越瓜2022-10-07 18:39:01
中药材“越瓜”。别名:菜瓜、稍瓜(《饮膳正要》),生瓜(《本经逢原》),白瓜(《本草求原》)。出处:《本草经集注》。生境分布:生于温热地带。我国各地多有栽培。原形态:一年生攀援或匍匐状草本。茎有棱角,被多数刺毛,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或近肾形,长约7~12厘米,宽与长略相等,掌状3~5浅裂,中间的裂片大而圆,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叶两面被毛,叶脉……...
查看详情 >> -
蜜蜂房2022-10-07 18:41:24
中药材“蜜蜂房”。别名:蜜蜂窠、蜜脾、蜜蜂巢脾。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原形态:1.中华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 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