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蕨2022-10-07 18:49:16

    中药材“肾蕨”。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蛇蛋参、凤凰蛋、犸骝卵。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宁肺止咳,软坚消积。用于感冒发热,咳嗽,肺结核咯血,痢疾,急性肠炎,小儿疳积,中毒性消化不良,泌尿系感染;外用治乳腺炎,淋巴结炎。用法用量:块茎或全草0.5~1两;外用适量,鲜块茎或全草捣烂敷患处。别名:圆羊齿(《广州植……...

    查看详情 >>
  • 芋叶2022-10-07 18:48:21

    中药材“芋叶”。别名:芋荷(《医林纂要》),芋苗(《青囊杂纂》)。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芨芨草2022-10-07 18:48:01

    中药材“芨芨草”。别名:枳机草、席箕草。生境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利尿清热。 花:止血。主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1两,水煎服。 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杆(去麦粒),各1钱,水煎服。 止血:芨芨花0.5~1两,水煎服。别名:枳芨草(《内蒙古中草药》),枳机草、席箕草(《中国沙漠地区药……...

    查看详情 >>
  • 芸薹2022-10-07 18:47:39

    中药材“芸薹”。别名:胡菜、寒菜、薹菜、芸薹菜、薹芥、青菜、红油菜。出处:出自《唐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 资源分布: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原形态:油菜 二年生草本,高3090cm。无毛,微带粉霜。茎直立,粗壮,不分校或分枝。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

    查看详情 >>
  • 苦参2022-10-07 18:47:13

    中药材“苦参”。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贮藏:置干燥处。炮制:除去残……...

    查看详情 >>
  • 苦豆子2022-10-07 18:46:45

    中药材“苦豆子”。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痛,杀虫。 全草: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种子:用于胃痛,滴虫性肠炎,白带过多;外用治疮疖,湿疹,顽癣。用法用量:全草0.5~1钱,种子3~5粒,研粉吞服;外用适量,研粉煎水洗,或干馏油调配10%软膏外擦患处。备注:(1)本品有毒。中毒时有头晕、恶心、腹胀等症状。……...

    查看详情 >>
  • 荜茇根2022-10-07 18:45:48

    中药材“荜茇根”。别名:荜拨没(《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化学成分:根含胡椒碱、荜茇明碱、荜茇明宁碱。茎含荜茇明碱。药理作用: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

    查看详情 >>
  • 莲生桂子花2022-10-07 18:45:05

    中药材“莲生桂子花”。别名:竹林标、刀口药[四川会理]。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止血。用于乳腺炎,痈疖,痛经;外用治骨折,刀伤,湿疹,顽癣。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芳草花(《中国植物图鉴》),金风花(《广州植物志》),莲生桂子草、七姊妹(《福建民间草药》),野鹤嘴(《广西中药志》),状元红(《闽南民间草药》),山桃花、水……...

    查看详情 >>
  • 菊苣根2022-10-07 18:44:59

    中药材“菊苣根”。原形态:菊苣 多年生草本,高20150cm。根肥大。茎直立,有棱,中空,分枝偏斜且先端粗厚,有疏粗毛或绢毛,少有无毛。基生叶倒向羽状分裂至不分裂,但有齿,长620cm,先端裂片较大,侧裂片三角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茎生叶渐小,少数,披针状卵形至披针形,上部叶小,全缘,全部叶的下面被疏粗毛或绢毛。头状花序单生茎和枝端,或23个在中上部地腋……...

    查看详情 >>
  • 菟丝子2022-10-07 18:44:49

    中药材“菟丝子”。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炮制: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