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丈深茎叶2022-10-07 19:35:33

    中药材“万丈深茎叶”。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三七花2022-10-07 19:35:31

    中药材“三七花”。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降压。治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泡茶服;适量。别名:田七花。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

    查看详情 >>
  • 七鳃鳗2022-10-07 19:35:28

    中药材“七鳃鳗”。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于45月回游至浅水河流中砂砾底产卵。卵极小,每次产卵8万万粒,产卵后亲鱼全部死亡。孵出的幼鳗随水漂流,常躲藏于泥沙中夜晚出来摄食,经45年后开始变态,入海生活数年,再溯河产卵。为食肉性鱼类,常以吸盘附于大鱼身身,用吸盘内舌上角质齿……...

    查看详情 >>
  • 万年藓2022-10-07 19:35:24

    中药材“万年藓”。别名:天朋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针阔林下或沼泽地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西藏等地。原形态:植物体粗大呈树形,地下茎匍匐横生,具假根及膜质鳞状小叶。地上茎直立,多分枝,高达1520cm,分枝密布绿色鳞毛。茎上部的叶及分枝基部的叶片呈宽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略下延。中肋单一,达于……...

    查看详情 >>
  • 上山龙2022-10-07 19:34:57

    中药材“上山龙”。别名:大接骨丹、兰果野葡萄、过山龙。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四川、甘肃。性味:酸、辛、涩,平。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腿痛,便血崩漏,白带。用法用量:5~6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蓝果野葡萄(《中国经济植物志》),大接骨丹、过山龙(《陕西中草药》),扁担藤(《贵州药植目录》)。出处……...

    查看详情 >>
  • 三角叶冷水花2022-10-07 19:34:57

    中药材“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生境分布: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竹叶青)咬伤。用法用量:鲜全草0.5~2两,黄酒随量炖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别名:玻璃草、油面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或石上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查看详情 >>
  • 两色瓦韦2022-10-07 19:34:40

    中药材“两色瓦韦”。别名:骟鸡尾、金星丹、七星花古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0003000m的高山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湖北、西藏等地。原形态:植株高203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两色(中央黑褐色,边缘淡棕色)宽卵形覆瓦状鳞片,短尖头,筛孔细密。叶远生;有短柄;叶片薄纸质,披针形,长1934cm,中部宽约4c……...

    查看详情 >>
  • 两色乌头2022-10-07 19:34:37

    中药材“两色乌头”。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海拔3501400m的山地林间谷地湿润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原形态:两色乌头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 长1015cm。茎缠绕,长12.5m,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达20cm;叶片五角状肾形,长6.512cm,宽9.5……...

    查看详情 >>
  • 中国繁缕2022-10-07 19:34:20

    中药材“中国繁缕”。别名:鸦雀子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木丛及路旁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须状。茎细弱,直立或半匍匐,有纵棱,无毛。单叶对生;叶柄有柔毛,中上部的叶柄渐缩短;叶片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4cm,宽11.6cm,但下部或顶部的……...

    查看详情 >>
  • 乌骚风2022-10-07 19:34:04

    中药材“乌骚风”。别名:乌骨鸡、黑乌骨(《四川中药志》),黑骨头、铁夹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长于低山区林边或溪沟两侧。分布四川、湖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攀援灌木。幼枝灰白色,老枝黄褐色,密生皮孔。叶对生,半革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5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全缘或波状,基部狭楔形;叶柄长1~2毫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