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猪头骨2022-10-07 18:37:05
中药材“野猪头骨”。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蛞蝓2022-10-07 18:41:50
中药材“蛞蝓”。别名:鼻涕虫、大蛞蝓、黄蛞蝓、野蛞蝓、双线粘液蛞蝓。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疏风,镇静,固脱,解毒。主治热疮肿毒,支气管喘息,痔疮肿毒,脱肛等。复方:治支气管喘息:鲜蛞蝓10条、贝母3钱,共捣,每服5分,日服2次。 治脚腿烂疮:蛞蝓焙干研面,香油调擦。别名:陵蠡(《本经》),土蜗、附蜗(《别录》),蜒蚰(《救急方》),托胎虫(《铁围山丛……...
查看详情 >> -
葡萄2022-10-07 18:44:13
中药材“葡萄”。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性味:果:甘,平。功能主治:果:解表透疹,利尿,安胎。用于麻疹不透,小便不利,胎动不安。 根、藤:祛风湿,利尿。用于风湿骨痛,水肿;外用治骨折。用法用量:果、根、藤0.5~1.5两;外用鲜根适量,手法复位后,捣烂敷患处。备注:(1)玫瑰香葡萄秧:为玫瑰香葡萄每年利用修剪下来的藤、叶、梢作药用,制成注射剂,用于治……...
查看详情 >> -
苦葛根2022-10-07 18:46:40
中药材“苦葛根”。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原形态:峨眉葛藤,又名:苦葛。 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长柄;顶端小叶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于阔楔形,两面被伏贴的白色长硬毛;两侧小叶斜阔卵形;托叶盾状,椭圆形,小托叶狭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长7~20厘米,花……...
查看详情 >> -
胡桃壳2022-10-07 18:49:03
中药材“胡桃壳”。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含6%的戊糖。功能主治:治血崩,乳痈,疥癣。 《纲目》:...
查看详情 >> -
续随子叶2022-10-07 18:51:31
中药材“续随子叶”。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石龙芮子2022-10-07 18:56:11
中药材“石龙芮子”。别名:鲁果能、地椹(《本经》),天豆(《吴普本草》),石能(《别录》),芮子(《本草拾遗》)。出处:《本经》。原形态: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白蔻2022-10-07 18:58:35
中药材“白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边和草丛等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原形态:滑叶山姜,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较粗壮。叶柄长36cm;叶舌长1.52cm,钝,革质;叶鞘具条纹;叶片线状被针形,长达60cm,宽约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革质,上下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直立,长4050cm,宽约4cm,下部无毛,上部密被长柔毛;花3……...
查看详情 >> -
珍珠露水草2022-10-07 19:00:51
中药材“珍珠露水草”。别名:露水草、鸡冠参。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疏林草丛中。分布云南、台湾、广东。原形态:草本,高20~3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支根多数。根出叶披针形;茎生叶互生,基部下延呈膜质鞘,全缘。花茎离基长出,短穗状花序,稠密,腋生或顶生;花篮色。蒴果。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用法……...
查看详情 >> -
牛血2022-10-07 19:03:10
中药材“牛血”。出处:《本草蒙筌》。性味:咸,平。 ①《纲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