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荆子2022-10-07 19:18:36
中药材“山荆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原形态:山荆子,乔木,高达1014m。小权无毛,暗褐色。叶互生;叶柄长25cm,幼时有短柔毛及少数腺体,不久即全部脱落,无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38cm,宽23.5cm,边缘有细锯齿,嫩时稍有短柔毛或完全无毛。伞……...
查看详情 >> -
岩茴香2022-10-07 19:17:55
中药材“岩茴香”。别名:细叶藁本、桂花三七、柏子三七。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500m的河岸湿地、石砾荒原及岩石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颈粗短,根圆锥形,常分叉。茎较细羽,上部分枝,基部被有残留叶鞘纤维。基生叶叶柄长67cm,基部略膨大……...
查看详情 >> -
弯管花2022-10-07 19:16:57
中药材“弯管花”。别名:柴桫树、水松罗、银锦、假蓝枕。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500m的山坡阔叶林中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原形态:直立小灌木,高12m。无毛。叶对生;叶柄柔弱,长14cm;托叶宽卵形或三角形,长约4mm,全缘或2浅裂;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20cm,宽2.57……...
查看详情 >> -
异穗卷柏2022-10-07 19:16:56
中药材“异穗卷柏”。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茎匍匐,长约50cm。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斜卵形,长2.54mm,宽1.52mm,基部不相等,先端渐尖或钝,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
查看详情 >> -
延胡索2022-10-07 19:16:54
中药材“延胡索”。别名:玄胡素、元胡。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贮藏:置干燥处,防蛀。炮制: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附录Ⅱ D)炒干,或照醋煮法(附……...
查看详情 >> -
建砂仁2022-10-07 19:16:54
中药材“建砂仁”。别名:土砂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原形态:山姜,多年生草本,高35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通常25片;近无柄至具长达2cm的叶柄;叶舌2裂,长约2mm,被短柔毛;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540cm,宽47cm,两端渐尖,先端具小……...
查看详情 >> -
戴星草2022-10-07 19:16:32
中药材“戴星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荒地或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戴星草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被毛或无毛,有分枝;茎直立或斜升,茎和枝有3条明显的翅。叶互生;茎下部叶狭倒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59cm,宽23.2cm,基部渐狭,沿茎下延成阔翅,边缘有疏离细齿,先端钝、浑圆或稀有近短尖,两面被疏短……...
查看详情 >> -
打火草2022-10-07 19:16:16
中药材“打火草”。别名:香青、清明草。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凉解毒,止咳定喘。主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风湿性腿痛,高血压。用法用量:1~3钱。别名:香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路旁、山坡、草丛中。分布西藏、甘肃、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30厘米。叶互生,无柄……...
查看详情 >> -
方榄2022-10-07 19:15:15
中药材“方榄”。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4001300m的杂木林中。原形态:方榄 乔木,高1525m。小枝有皮孔,幼枝被稀疏灰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钻形,被柔毛,早落;小叶56(10)对,……...
查看详情 >> -
月季花2022-10-07 19:14:41
中药材“月季花”。别名:月月红。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呈覆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压、防蛀。归经:归肝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毒消肿。花: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未溃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