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兜竻花2022-10-07 18:33:09

    中药材“露兜竻花”。别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65.97%,二戊烯8.31%,d芳樟醇18.71%,乙酸苯乙酯3.48%,柠檬醛1.82%及硬脂萜,苯乙醇,酞酸酯等。性味:《南宁市药物志》:...

    查看详情 >>
  • 野猪脂2022-10-07 18:37:11

    中药材“野猪脂”。别名:野猪膏(孟诜)。出处:《食疗本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豺肉2022-10-07 18:39:33

    中药材“豺肉”。出处:《食疗本草》。性味: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

    查看详情 >>
  • 落霜红根2022-10-07 18:44:19

    中药材“落霜红根”。出处:《福建中草药》。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伤,疮疡溃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复方:①治肺痈:落霜红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烫伤:落霜红鲜根皮捣烂绞汁涂。 ③治疮疡溃烂:落霜红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叶捣烂外敷。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1200m以上的……...

    查看详情 >>
  • 2022-10-07 18:46:46

    中药材“苹”。别名:田字草、四叶草、四叶莲、四叶菜、四叶苹、十字草、破铜钱、水铜钱。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神,截疟。用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肝炎,神经衰弱,急性结膜炎;外用治乳腺炎,疟疾,疔疮疖肿,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宾草(《山海经》),大萍(陶弘景),芣菜(《本草拾遗》),四叶菜(《卮言……...

    查看详情 >>
  • 胡萝卜叶2022-10-07 18:49:09

    中药材“胡萝卜叶”。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20cm。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

    查看详情 >>
  • 细叶藁本2022-10-07 18:51:37

    中药材“细叶藁本”。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多石质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分叉,深褐色,有深烈香气。茎圆柱形,中空,具纵条纹,带紫色,上部分枝呈“之”字形弯曲。基生叶具长柄,早枯;茎下部叶柄长达20cm,基部稍扩大呈鞘状,上部叶柄渐短以至全部成鞘;叶片三至四回三出式羽产太全;总苞片12,线形,边缘膜质白色……...

    查看详情 >>
  • 糠谷老2022-10-07 18:53:58

    中药材“糠谷老”。别名: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枪谷老、老枪谷、枪谷。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尿路感染,浮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2~5钱。别名:看谷老、老谷穗、鎗谷、鎗谷老、老鎗谷。出处:《山西中草药》。生境分布:华北、东北、西北等种植粟米的地区常有发现。性状:病穗呈貂尾状。花颖发展成畸形叶状体,大多不实或间有少数子粒。用手搓时可散落棕……...

    查看详情 >>
  • 石豆瓣2022-10-07 18:56:17

    中药材“石豆瓣”。别名:小万年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岩石或悬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原形态:安龙景天 一年生无毛草本。花茎高1015cm,近直立,下部或中部以上有分枝。叶互生或基部有轮生;叶片倒披针形,长1015mm,有短钝距,疏生乳头状突起。疏伞房状花序,花少数,苞片近倒卵形。花为不等的五基数,有短梗;萼片披针形或线形,不等……...

    查看详情 >>
  • 珍珠草2022-10-07 19:00:58

    中药材“珍珠草”。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老鸦珠(《福建民间草药》),夜合珍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油柑、小利柑(《陆川本草》),蓇草(《南宁市药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间草药》),山皂角(《贵州民间药物》),叶后珠(《四川中药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