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油2022-10-07 18:54:38
中药材“米油”。别名:粥油(《重庆堂随笔》)。出处:《纲目拾遗》。性味:《纲目拾遗》:...
查看详情 >> -
石凉伞2022-10-07 18:57:00
中药材“石凉伞”。别名:石狮子、山脑根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灌木,高0.51m。小枝灰褐色,略具皱纹。叶互生;叶柄长712mm;叶片坚纸质,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广渐尖,基部楔形,长814cm,宽3.56cm,全缘;侧脉1015对,常连成断续的边缘脉或一圈彼状脉。复伞形花序或圆锥状聚伞……...
查看详情 >> -
白杨树皮2022-10-07 18:59:19
中药材“白杨树皮”。别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出处:《唐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原形态:山杨,又名:大叶杨(《植物名实图考》),明杨。 乔木。树干细长挺立,高至20米。一年生枝黄褐色,有光泽;多年生枝为青灰色或暗灰色,皮孔明显。叶芽长0.5~1厘米,卵圆形,通常有4鳞片;单叶互生;大……...
查看详情 >> -
洋虫2022-10-07 19:06:17
中药材“洋虫”。别名:九龙虫(《纲目拾遗》)。出处:《药性考》。生境分布:分布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菲吉群岛及我国海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有饲养。原形态: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口器、足红黑色。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前端有横洼,两僻有小窝。眼颇大。触角粗,4~10节宽过于长,末节略较窄,较长,几乎呈圆形。前胸短,宽过于……...
查看详情 >> -
毛足铁线蕨2022-10-07 19:08:32
中药材“毛足铁线蕨”。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200的常绿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棕黑色、狭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远生;叶柄长1222cm,腹面扁平或有浅纵沟,深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泽,基部有棕色多细胞长茸毛;叶片草质,宽卵……...
查看详情 >> -
棉花藤2022-10-07 19:10:38
中药材“棉花藤”。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4002300m的山坡灌丛中或阳坡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钝齿女萎,藤本,茎长34m。新枝被杖贴短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510cm,被短柔毛;中央小叶片宽卵形,长510cm,宽4.58.5cm,常不明……...
查看详情 >> -
枫荷梨2022-10-07 19:12:56
中药材“枫荷梨”。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半枫荷[广东]。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偏头痛,臂丛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偏荷枫、鸭脚木、……...
查看详情 >> -
旋花苗2022-10-07 19:15:13
中药材“旋花苗”。出处:《本草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山一笼鸡2022-10-07 19:19:44
中药材“山一笼鸡”。生境分布:江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肺止咳。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用法用量:根3~5钱,水煎服。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草坡。分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茎丛生,方形,有节,茎、叶密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长2.5……...
查看详情 >> -
婆婆纳2022-10-07 19:21:58
中药材“婆婆纳”。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性味:淡,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疝气,睾丸炎,白带。用法用量:0.5~1两。别名:狗卵草(《百草镜》),双珠草(《纲目拾遗》),双铜锤、双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卵子草(《四川中药志》),石补钉(《湖南药物志》)。出处:《救荒本草》。生境分布:多生于路边、墙脚、荒草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