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花椒2022-10-07 18:40:13
中药材“西藏花椒”。别名:西藏野花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原形态:攀援性灌木,高1m。嫩枝微柔毛,其后几无毛,暗灰色,着生短小而下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纸质,连叶柄长1015cm;叶柄长12.5cm,叶柄及叶轴表面下陷成小沟状,被短柔毛,并着生短小而下弯的刺;小叶柄极短;小叶片915……...
查看详情 >> -
虎尾兰根2022-10-07 18:42:40
中药材“虎尾兰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 2.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1.虎尾兰原产非洲西部。 2.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原形态:1.虎尾兰,常绿多年生草本。具匍匐的根茎。叶16枚基生,挺直,质厚实;叶片条状倒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30120cm,宽2.58cm,先端对褶成尖头,基部渐狭成有槽的叶柄,两面均具白色和深……...
查看详情 >> -
菅茅根2022-10-07 18:45:02
中药材“菅茅根”。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纲目》。生境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我国西南、华南及中部各地。原形态: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草(《植物名实图考》),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 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米。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只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米;总状……...
查看详情 >> -
苏头2022-10-07 18:47:29
中药材“苏头”。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产四川、湖南、江苏等地。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红背马蓝2022-10-07 18:52:21
中药材“红背马蓝”。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庭院有栽培。原产缅甸。原形态:红背马蓝 多年生草本,高达1m,茎基部木质化。叶对生;叶片较宽大,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至渐尖,基部多少抱茎而具耳状,边缘有微锯齿,背面红紫色,衬以淡紫蓝色光彩。穗状花序圆柱状,长58cm;苞片覆瓦状排列,倒卵门面匙形,顶有略向外反的小尖头,被绒毛;花萼裂片5,条形,略不……...
查看详情 >> -
管仲2022-10-07 18:54:41
中药材“管仲”。别名: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摈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形或不规则圆柱形,紫棕色。茎直立,表面密被黄白色绵毛……...
查看详情 >> -
石吊兰2022-10-07 18:57:04
中药材“石吊兰”。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活血调经。用于咳嗽,支气管炎,痢疾,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用法用量:2~5钱。别名:黑乌骨(《植物名实图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分类草药性》),岩豇豆、岩茶(《贵州民间方药集》),岩泽兰(《……...
查看详情 >> -
猪髓2022-10-07 19:01:40
中药材“猪髓”。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炉甘果2022-10-07 19:03:57
中药材“炉甘果”。别名:罗庚梅、角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大叶刺篱木 乔木,高515m。幼枝被短柔毛,皮孔圆形,明显。叶互生;叶柄长68mm;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侧脉512对,下面明显,小脉平行……...
查看详情 >> -
泥胡菜2022-10-07 19:06:20
中药材“泥胡菜”。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别名:苦马菜、牛插鼻(《质问本草》),石灰菜(《江苏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出处:《救荒本草》。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荒地或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