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根2022-10-07 19:10:43

    中药材“梧桐根”。别名:梧桐蔃(《岭南采药录》)。出处:《福建民间草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枫香树叶2022-10-07 19:13:01

    中药材“枫香树叶”。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其中萜占88%,倍半萜占2%,倍半萜烯醇占0.6%,还含一种萜烯称做苏合树烯。药理作用: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够理想,且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显着降低。归经:《泉州本草》:...

    查看详情 >>
  • 旋覆花2022-10-07 19:15:18

    中药材“旋覆花”。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总苞由多数苞片组成,呈覆瓦状排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总苞基部有时残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状花1列,黄色,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多数,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

    查看详情 >>
  • 川木香2022-10-07 19:17:35

    中药材“川木香”。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皱纵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查看详情 >>
  • 小黑药2022-10-07 19:19:49

    中药材“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性味:甘、微苦,温。注意:实热症及感冒忌用。功能主治:补肺益肾。用于肺结核,肾虚腰痛,头昏。用法用量:0.3~1两。别名:铜脚威灵仙、叶三七。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地方。分布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态:川滇变豆菜,又名:昆明变豆菜。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根敷条,细长,稍弯曲,黑……...

    查看详情 >>
  • 姜味草2022-10-07 19:22:03

    中药材“姜味草”。别名:小香草、小姜草、小香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温中除湿。用于感冒咳嗽,胃痛,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疝气痛,预防痢疾。用法用量:3~5钱。别名:地生姜(《昆明药植调查》),柏枝草、香草、灵芝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小姜草、小香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滇南本草》。生境分布:生于石灰岩山坡,或向阳草坡上……...

    查看详情 >>
  • 喜树叶2022-10-07 19:26:36

    中药材“喜树叶”。出处:江西《中草药学》。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
  • 千金花2022-10-07 19:28:55

    中药材“千金花”。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性味:《本草乘雅半偈》:...

    查看详情 >>
  • 光裸星虫2022-10-07 19:31:33

    中药材“光裸星虫”。别名:沙虫、沙肠子、海肠子、星虫。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穴居在沿海潮间区滩涂内,以低潮线处量多。涨潮时钻出洞穴,也能在水中作蛇形游泳,以有机质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原形态:裸体方格星虫,体长圆形,略似蚯蚓,体长120220mm,大者宽约10mm。体壁纵肌成束,3031条,与环肌交错排列成方格状布纹,纵横分明。吻长约为体长的1/……...

    查看详情 >>
  • 乌鸦头2022-10-07 19:33:58

    中药材“乌鸦头”。别名:鸦头(《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