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裂星蕨2022-10-07 18:50:03
中药材“羽裂星蕨”。别名:观音莲、海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000m的溪沟边阴湿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原形态:植株高50100cm。根茎粗而横生,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全缘。叶远生;叶柄基部有关节;叶片卵形,宽1530cm,深羽裂,叶轴两侧有阔翅,下延达叶柄基部;裂片宽1.54.5cm,向基部略变狭,全缘;叶……...
查看详情 >> -
红沙2022-10-07 18:52:32
中药材“红沙”。别名:红虱、杉柳、琵琶柴、海葫芦根、枇杷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成片生于山间盆地、湖崖盐大碱地,戈壁及沙砾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原形态:多分枝小灌木,植株仰卧,高1030(70)cm。树皮不规则波状剥裂;老枝灰棕色,小枝多拐曲,皮灰白色,纵裂。叶常46枚簇生在缩短的枝上,肉质,短圆柱形,鳞片状,长1……...
查看详情 >> -
竹象鼻虫2022-10-07 18:54:52
中药材“竹象鼻虫”。别名:竹象。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竽竹林中。成虫5月底出现,68月日子盛,在土室内越冬。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原形态:竹象鼻虫,形体纺锤形,红棕色,有光泽。头、触角及口吻黑色,吻长,方形棍状,末端较大、分成两个叉状叶。虫体的胸部腹面均为黑色,有光泽,前胸……...
查看详情 >> -
白屈菜根2022-10-07 18:59:34
中药材“白屈菜根”。别名:小人血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性味:味苦涩,性温。功能主治:破瘀消肿,止血止痛。治劳伤瘀血,月经不调,痛经,消化性溃疡病,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复方:①治劳伤:白屈菜根一钱,嚼服,冷开水送下。 ②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屈菜根一钱,甜酒煎服。(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③治支气管哮喘:白屈菜根七两……...
查看详情 >> -
猪獠参2022-10-07 19:01:51
中药材“猪獠参”。别名:鸭肾参、土洋参、小长距兰、蛇蓼子。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养阴润肺,益气生津。用于咳痰带血,咽喉肿痛,病后体弱,神经衰弱,遗精,头晕。用法用量:3~5钱。别名:观音竹(《植物名实图考》),土洋参、蛇蓼子、大一枝箭(《四川甲药志》)。出处:《四川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沙地及草坪等向阳干燥处。分布东北以至南部及西南各地。原形……...
查看详情 >> -
灰蓟2022-10-07 19:04:08
中药材“灰蓟”。别名:大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3000m的山谷或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原形态:灰蓟 多年生草本,高约1m。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1.5cm。茎直立,具条纹,密被蛛丝状柔毛,上部半抱茎,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披针状条形,先端具510mm长的刺,上面被刺状伏毛,下面被蛛丝状绒毛。头状花序13个集生……...
查看详情 >> -
泡桐叶2022-10-07 19:06:31
中药材“泡桐叶”。别名:桐叶、白桐叶。原形态:1.泡桐,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脏形,长可达20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基部心形,全缘。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头年秋天生花蕾,先叶开放;总花梗与花梗近等长;花萼倒圆锥形,长22.5cm,5裂……...
查看详情 >> -
毛稔根2022-10-07 19:08:46
中药材“毛稔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沟边、湿润的草丛或矮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形态:毛稔 大灌木,高1.53m。地上部分被平展的长粗毛,毛基部膨大。叶对生;叶柄长1.54cm;叶片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822cm,宽2.58cm,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两面被隐藏于表皮下的糙伏毛……...
查看详情 >> -
梦花2022-10-07 19:10:52
中药材“梦花”。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喜花、迎春花(《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及灌丛中或栽培。分布河南、陕西、河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贵州、湖北、广西等地。原形态:结香(《群芳谱》),又名:白蚁树、檬花树、雪花树。 落叶灌木,高达2米,全株被……...
查看详情 >> -
构皮麻2022-10-07 19:13:11
中药材“构皮麻”。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次生杂木林中。分布华中、华南各地。原形态:小构树,又名:葡蟠、酱叶树、尖叶楮皮。 落叶灌木。枝条蔓生或攀援,有乳汁。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长尖,基部偏斜,圆形或稍心脏形,边缘有锯齿,少有分裂,两面有毛,三出脉;叶柄长7~12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