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金芦2022-10-07 19:22:24

    中药材“女金芦”。别名:扇把草、地蜈蚣、石蚕、石角、小骨碎补、紫柄茀蕨。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导滞,消滞。主治腹胀,便秘,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腰腿痛。还可治小儿惊风等症。用法用量:1钱。别名:扇把草、石蚕、石角、凤尾金星、小骨碎补、地蜈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的山地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等地。原形态:植株……...

    查看详情 >>
  • 太阳海星2022-10-07 19:22:24

    中药材“太阳海星”。别名:太阳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水深25400m的沙泥海底。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渤海均有分布。原形态:陶氏太阳海星,体盘大而圆,腕1015个,短尖,大的个体辐径达190mm,间辐径约为75mm,背板网状,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平顶的伪柱体,各伪柱体上有一乳头状中央突起和1030个颗粒边缘小棘。上缘板圆形,较小,各具一组小……...

    查看详情 >>
  • 女菀2022-10-07 19:22:23

    中药材“女菀”。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生境分布:生长于湿润处。分布东北及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下半部光滑,上半都有细柔毛。叶互生,基部叶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5~12毫米……...

    查看详情 >>
  • 夹蛇龟2022-10-07 19:22:23

    中药材“夹蛇龟”。别名:摄龟(《尔雅》),陵龟(《尔雅》郭璞注),蠳龟(《抱朴子》),鸯龟(陶弘景),呷蛇龟(《唐本草》),啖蛇龟(《食疗本草》),克蛇龟(《浙江中药手册》),断版龟(江苏)。出处:《蜀本草》。生境分布:栖于山溪中。分布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原形态:体长圆形,背、腹均有坚硬的鳞甲;甲长约15厘米左右。头略呈矩圆形;头顶光滑无鳞,黄绿色,头侧……...

    查看详情 >>
  • 头发七2022-10-07 19:22:22

    中药材“头发七”。别名:黑丝草。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收敛止汗。用于头晕,洗净,肾虚体弱,遗精,盗汗;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别名:黑丝草。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寄生于高山松树等枯木上。分布陕西、四川等地。原形态:寄生地衣植物。全体呈细丝状,黄褐色或淡棕黑色,长可达20厘米,基部着生于大树枯木上,悬垂向下……...

    查看详情 >>
  • 女儿红叶2022-10-07 19:22:22

    中药材“女儿红叶”。出处:《分类草药性》。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

    查看详情 >>
  • 奴柘刺2022-10-07 19:22:21

    中药材“奴柘刺”。出处:《本草拾遗》。性味:《本草拾遗》:...

    查看详情 >>
  • 头顶一颗珠2022-10-07 19:22:20

    中药材“头顶一颗珠”。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三角七、头顶珠、天珠[果实]、地珠[根状茎]。性味:甘,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镇静止痛,止血,解毒。用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跌打损伤,腰腿疼痛,月经不调,崩漏;外用治疔疮。用法用量:0.5~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备注:(1)同属植物藏延龄草Trillium govanianum Wall……...

    查看详情 >>
  • 女娄菜2022-10-07 19:22:20

    中药材“女娄菜”。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健脾,利尿,通乳。用于乳汁少,体虚浮肿。用法用量:3~5钱。别名: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子山坡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密生短柔毛。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叶对生……...

    查看详情 >>
  • 女儿红根2022-10-07 19:22:19

    中药材“女儿红根”。别名:鸭公青(《草木便方》),鸭公头、消黄散(《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分布:生于土坎或荒坡上向阳处。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云南勾儿茶,又名:青龙草(《草木便方》),女儿红茶(《分类草药性》),女儿茶(《天宝本草》),碎米藤、泛银子。 攀援灌木,长可达3~5米。小枝光滑,疏生黑点,浅褐色或橄榄色。叶互生,纸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