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石藓2022-10-07 19:20:34

    中药材“小石藓”。别名:垣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岩石表面,石缝中或砂砾土上。四季均可发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植物体矮小,密集丛生,绿色或黄绿色。茎单一直立或具分枝,高0.51cm,叶呈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内卷,全缘。中肋粗壮,突出叶尖,叶片上部细……...

    查看详情 >>
  • 小白绵参2022-10-07 19:20:34

    中药材“小白绵参”。别名:小儿惊风药、高脚鼠耳草、婆婆指甲草、破花絮草、鹅秧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地林缘、田边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有时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1030cm。簇生或单生,有短柔毛。单叶对生,茎基部叶近匙形或倒卵形,基部渐狭;中上部的近无柄,狭卵形至披……...

    查看详情 >>
  • 小石松2022-10-07 19:20:33

    中药材“小石松”。别名:伸筋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匍匐状,长约60cm。侧枝直立,高57cm,多回二叉分枝,小枝略呈扁压状。叶坚纸质,螺旋状排列,斜展,线状披针形,长24mm,宽0.61mm,基部贴生在枝上,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

    查看详情 >>
  • 小白花苏2022-10-07 19:20:33

    中药材“小白花苏”。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常寄生于其它植物的根上。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50厘米。茎直立,一般不分杖或少分枝。叶疏少,生于下部的对生或近互生,生于上部的互生,叶片线形,长1~2.5厘米,宽O.2~0.3厘米。稀疏的穗状花序顶生,梢端花渐密集;小花紫蓝色或白色。蒴果,瓶形,萼宿存。种子多数。性味:……...

    查看详情 >>
  • 小画眉草2022-10-07 19:20:32

    中药材“小画眉草”。别名:蚊蚊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星星草(《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荒芜田野、草地及路旁。分布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茎直立或斜上,细弱。叶线形,扁平,长5~15厦米,宽2.5~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主脉及边缘具腺体;……...

    查看详情 >>
  • 小白鱼2022-10-07 19:20:32

    中药材“小白鱼”。别名:鲌鱼、银色鲌鱼。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功能主治:利水。 治消瘦浮肿:小白鱼煎汤,车前子3钱,用小白鱼汤煎车前子,一次服下,日服2次。 治产后抽筋:小白鱼1条,煮熟内服,日服2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湖沼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省。原形态:似鲌,体长而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自头中部渐隆起,到背鳍基部为最高峰。头小,背前方……...

    查看详情 >>
  • 小獐毛2022-10-07 19:20:31

    中药材“小獐毛”。别名:马胖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盐碱地和沙滩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和新疆。原形态:小獐毛 多年生低矮草本。具向四周伸展的匍匐枝。秆直立或倾斜,高525cm,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节上通常无毛或可被柔毛,基部密生鳞片状叶,且自基部多分枝。叶鞘多聚于秆基,无毛,长于或短于节间,鞘内有时具分枝;叶舌很短,其上有1圈纤毛;叶片狭线形,尖……...

    查看详情 >>
  • 小石仙桃2022-10-07 19:20:30

    中药材“小石仙桃”。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缀成簇,下有短须甚硬。根上生叶如指甲,双双对生;冬开小白花四瓣;作穗长二三分。与瓜子金相类而花异,性亦应同石斛。”根据描述和附图,应是石仙桃属植物,更接近于本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附生……...

    查看详情 >>
  • 小百部2022-10-07 19:20:30

    中药材“小百部”。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生境分布:我国南部有栽培。产广西。原形态:石刁柏,又名:芦笋、山文竹、细叶百部、索罗罗。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肉质,粗壮。茎直立,光滑无刺,分枝,绿色而稍带粉白;嫩茎粗厚,有紧贴的鳞片状叶;叶状枝成束,丝状,圆柱形,长5~15毫米。叶(即鳞片)极小。花单性,具柄,1~4朵簇生于叶……...

    查看详情 >>
  • 小米柴2022-10-07 19:20:29

    中药材“小米柴”。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生境分布:贵州。性味:微酸、涩,温。功能主治:杀虫止痒。 疥疮发痒:叶适量,挫绒擦患处。 麻风:小米柴、八面风、牛屎树各半斤,捣绒煎水洗。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灌木林中。原形态:灌木,多分枝。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7厘米,先……...

    查看详情 >>